Urban China
| 0 | by 里斯本 | in : UC推荐 Highlight, 城市研究 Urban Studies

《城失》:惊喜背后的故事

[点击上图观看视频]

 

2012年7月间,一部名为《城失》的视频短片在优酷网和新浪微博上走红,本刊自@钱塘交通论坛 转发了这部短片,获得了众多城市规划学者和学生、城市研究相关专业人士的认可。这部关于北京交通拥堵问题的颇具专业性的视频短片,是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2008级的3位学生李心怡、田长乐和韩頔制作的。来自动画专业的学生团队,在片中显示出了相当程度的城市规划专业水准,给我们带来了惊喜。为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本刊采访了制作团队代表韩頔。本采访的节选刊登于054期《中国梦:重塑文化认同》中,在此刊出全文。

 

团队成员:韩頔、李心怡和田长乐

 

采访/梅雪健[本刊实习编辑]

 

Q=城市中国

A=韩頔

 

拍给每一个“在路上”的北京人

 

Q:你们是怎样萌生策划这个作品的想法的,在关注城市问题的时候做了哪些思考?

 

A:我们三个人,田长乐来自北京,李心怡来自广西桂林,我来自天津。虽然有两个人不是北京人,但都对这座城市有很深的感情。我们小时候都经常来北京玩。那时还不太记事(90年代初),模糊的印象中,基本上只有二三环快速路的形象,只记得北京的马路很宽,过街要走天桥或地下通道。大了之后来北京上大学,与之前的印象一对比,明显体会到了公路对街道两旁的蚕食。也感受到了出行越来越不便,交通越来越拥堵。更不用说我们组里土生土长的北京人田长乐,他的家住在东城区的核心地段,亲眼见证了周围一片片胡同的拆迁改造和马路拓宽,积淀下的历史和文化也在一瞬间湮灭消亡。

 

本来我们都讲叫“物是人非”,但在北京,站在儿时来过的地方,却和记忆中没有一丝共同之处,物都不是了,一点点回忆的感觉都没有。这不就是精神和文化的流失么?牺牲了历史文化,但我们每天出行仍然举步维艰。有人说在北京,一天只能办两件事,上午一件,下午一件,其他时间全在路上。每次去一个地方,都要提前一两个小时就出门,也就是提前两三个小时就要在家准备出门。每次在外面已经很累了,想到回家还要站1个多小时,真的很崩溃。如果自己开车在路上,每天在路上各种被加塞被抢行,搞得开车和打仗一样,危险不说,还不够受气的,还要担心不要走错路,错过一个出口,掉头就要好几公里,还有可能堵在桥下掉头处,浪费很多时间。

 

天天在修路拓宽,历史文化也没了,街边的小商业也没了,路况却没有任何好转。所以我们决定拍一部和城市交通、城市规划有关的片子,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强烈重视。北京变成这样这么长时间了,没有任何好的变化,肯定因为这是一个多元的,牵扯到非常多方面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大家的问题。所以把这个片子拍给每一个“在路上”的北京人,让我们每个人一同思考,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看看大家能否在每天的生活和工作中,做一些点点滴滴的事情,能对这个城市的交通状况有一些积极的影响。

 

在路上,感受城市发展的脉搏

 

把国图里的专业书包圆了

 

Q:作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对于视频主题表现的城市问题,你们是怎样搜集资料和选择拍摄内容的?在事前资料的搜集准备和拍摄的过程中有哪些背后的故事?希望能和我们分享一下。

 

A:一开始只是有这个想法,但我们根本对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的知识没有一点了解,周围也没有同学学习相关专业的,没法与专业人士沟通。我们只能选择去国家图书馆查资料。当时是一月末,我们住的地方都离国家图书馆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不像在学院路的那些大学上学的同学们离国图很近,所以我们每天都要早起去图书馆占座,呆到傍晚才出来。图书馆里有关城市规划交通设计的书有三个书柜,我们几乎都翻遍了,把里面觉得有关的有用的有道理的话摘抄下来,之后按类别汇总,再删节串写。说起来很容易,实际经历了很长的时间。

 

搜集的信息涉及城市的方方面面,有交通现状、区域功能规划、城市肌理、道路规划、居民出行方式、城市景观、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保护这几个方向。我们再以写文章的思路,将这些信息串起来,每段之间的过渡伤透了脑筋。我们大概去了一个月图书馆,前后又删减了四五遍稿子,最终才把稿子压缩在5分多钟的时间。其间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可能每个人都遇到过,从我住的地方到国家图书馆,需要先坐公交再换乘地铁,不堵车的周末大概需要1个半小时的时间。工作日就要长一些了,两个多小时。但有时早晨出门时间就差十分钟,最终到达的时间却可以差四五十分钟。随着交通流量的增加,拥堵时间会被一点点放大。所以在大城市,早起早出门是避免在路上浪费时间的最大法宝。

 

拍摄过程就更长了。在没有稿子的时候我们就去拍了,做各种拍摄设置的试验,各种不同的机位取景。我们也练就了绝技,在网上看到北京的图片,尤其是俯视的图片,能指出大概是在哪个高点上拍摄的。从去年11月到今年的5月,北京所有的晴空万里的日子,我们都在大街上城市中。拍摄从夕阳到城市的灯光亮起来的过程要先踩点,再拍摄,在30多层的顶楼上被风吹着两个多小时,更不用说还有过车坏在路边和撞车追尾的经历……

 

拍摄历程虽然辛苦,但拿出作品更令人愉悦

 

希望城市的发展观念能有转变

 

Q:不论是专业或者非专业的人士,我们都有必要把目光投向城市规划上去。对于现在的城市规划和建设,除了视频上表达的内容,你还有什么别的想法?

 

A:我们几个都是城市规划交通设计的门外汉,所以下面的话只是些拙见,难免有些不准确,不到位的观点,请多包涵!

 

我们国人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式,大宽马路是现代进步的象征,汽车的数量的突增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但这些,都是能够致城市于死地的事物。城市本应是生产力达到一定规模而衍生出的人类聚集地,但每天都有大量的生产力花在了道路上,人类的聚集也被道路阻断,人们把自己关在车里不与外界接触,走在城市快速路上,晃过的只是大片的荒地。摩天大楼的高度总在不停的增长,在城市中就算仰视,也看不到多少天。中心城区的古老建筑总逃不过被拆除的命运,可笑的是她们在为一栋栋不伦不类的仿古建筑让路。城市的人们已经不知道多久没有美美的睡上一个充足的觉了,不知道多久没有呼吸过新鲜湿润的空气了,不知道多久没有见过壮丽的天际线了。但更奇怪的是,人们也不知道有多久的时间花在了路上。丢失的时间去了哪?我们谁也说不出。

 

从资料中可以了解到很多治理交通的方法,许多欧洲国家的做法都在以追求交通稳静化为目的,他们逐渐将街道空间归还给行人,减少过境交通,对交通实行物理限速等限制。比如将区块内的道路修得多弯,故意设置变窄的道路部分,或者在区块内以不同的材料铺设,让驾驶者认为,这是一个封闭的区域,减少驶入。对于主干道,采取各种管制措施。比如美国就有Car Pool车道,就是只有乘坐人数达到一定数量的小汽车,才能驶入这条车少的快速车道,这当然需要很大力度的监管。还有叫做“公共汽车闸门”的限制器,只有轮距宽的公车才能够驶入,轮距窄的小车是开不进去的。甚至对于一些城市来讲,他们更侧重于个人交通与公共交通的接驳,比如在日本,地铁站周围的停车场包月价格会比较低廉。在一些北欧城市,地铁有专门的自行车车厢,公交车也有专门捎带自行车的位置,这样能让自行车的覆盖范围变得很大……

 

可能对于中国的大城市而言,这些办法都不是很现实,但可以作为今后的发展目标一步步努力。基本的大方向却一定要明确。拿北京来说,北京既发展公共交通,又在给小汽车不停的拓宽马路,这本身就是完全相悖的。而更有些城市,比如我的家乡天津,还没有意识到正在步北京的后尘,正处于北京90年代那样大力兴修宽马路快速路的恶习时期。这些观念的转变,说起来是当权者规划者的问题,但其实和我们每个人的理念都有关。我们总在说路太堵,可是我们本身就是路的一部分,同时也在把别人堵在路上。我们的每一个举动,每一个观念,其实都能对这个城市产生影响。城市只会把影响放大,而不会让影响消亡。

 

紧张忙碌的后期工作

 

《城失》的主创人员们已经毕业,两位开始攻读硕士学位,一位成为自由摄影师和影视编导,他们仍在关注城市问题,并希望制作更多佳作,引起更多都市人对城市发展的关注。欢迎感兴趣的人士与他们联系合作拍片:

电话:15101024236

邮箱:hdcat45@gmail.com

 

编辑/里斯本

| 0 | by urbanchina | in : UC推荐 Highlight, 城市研究 Urban Studies, 房产智道 Real Estate Review

房产智道&城市研究

回顾过去的历期杂志,本刊通过引述建筑师、文化评论者和城市建设实践者的观点,推出了若干具有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的课题,介入了城市研究领域。从045期开始,本刊将开辟新栏目《城市研究》(Urban Studies),集中关注以中国为主的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继续构建学术与非学术之间的话语岛链,以评论和引介的形式,搜寻定位中国城市问题的关键词、重要著作以及关键研究者,为当下的快速城市化进程提供一面镜鉴。另一个新栏目是《房产智道》(Real Estate Review)。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逐步市场化的房地产行业成为影响一座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活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其经验和教训在逐步勾画出行业自身轮廓的同时,也界定着在城市系统建设与发展中的作用。本刊希望尝试从完全市场的角度,分析项目操作过程中的突出问题,透视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抛砖引玉,与业界同仁共同探讨。

Resize your browser. the windows is too lit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