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ban China
| 0 | by urbanchina | in : 课题 Subject

本文摘自《城市中国》005期——“香港词典”

 

文字-摄影/古儒郎+林海华(香港)

 

Text-Photograph/Gutierrez+Portefaix (Hong Kong)

 

逃脱熵的结局是所有建筑的梦想。熵指的是能量在系统内的不断衰减; 一种因其内部物质激增的混沌而导致的递减。

 

由此,熵是一种负过程:起先它会演化出一个秩序,最终是这种秩序不可逆转的毁灭。它可能以几种不同的方式发生——通过毁损或冗余,但就香港而言,它特别体现为聚积和增生。这就是在九龙寨城晚期发生的情况:拆毁成为熵的轨迹中的最终阶段。

 

在香港一些城市结构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展现出一种基于居住密度的丰富性。例如,钻石山村以其持久的调整能力和适应公众的现实居住需求而令人印象深刻。当地居民证明了超密度也可以创造宜人的空间,用充足的公共区域来构建充满活力的社区。用廉价的,通常是从拆迁工地上回收的材料而建成,每间屋子都保证了每天生活必须的最小空间。各个层次和原始结构之上的扩建部分都建于母体的顶层,因此就象书页一样保存了它的历史。

 

通常,香港的经济/政治政策只允许整个区域被单纯地和系统化地夷平,然后被转换成为房地产投资的对象,将它的垂直密度乘以10倍。

| 0 | by urbanchina | in : 课题 Subject

走廊城市:水平向的旅行

本文摘自《城市中国》005期——“香港词典”

 

文字-摄影/古儒郎文字-摄影/古儒郎+林海华(香港)

 

Text-Photograph/Gutierrez+Portefaix (Hong Kong)

 

这个城市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走廊。无论是陆地还是通道,走廊是不同地域之间的水平连接。它物化为线性的过渡空间,或是一条向未知的新世界开敞的封闭通道。换句话说,走廊是任何室内空间组织的脊索。它是路线、是光明、是入口、是通往另一目的地的大门。人们在走廊中度过自己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成群结队或踽踽独行,他们水平运动到一个将自己投射到无尽灭点的空间。作为一次水平的旅行,走廊城市并不缺少远景。

 

如果一个城市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场所,人们就得把一个线性城市,而不是一个普通城市,想象成一个过渡性的场所。走廊城市由无尽的通道组成。它们不仅提供了通往停留空间的通路,同时也向其它线性空间敞开。它们一起组成了走廊的一个复杂几何体——一个完美的迷宫。

 

作为最具公共性的空间之一,走廊经常吸引高密度的活动,并成为其连接者。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它就转变成了一个线性空间——两旁布置着各种货品的连续商店橱窗。这些橱窗彼此竞争,以获得最大的多样性、鲜亮的色彩和诱人的价格。这种线性通过低矮的天花板、规整的大理石与瓷砖铺设而成的光滑表面得到了加强。

 

封闭的线性空间与室外环境相隔绝,它主要通过机械性的开口和人群来使其变得生动。因此,这个城市随着居民们的开门关门而生长:从一个走廊到另一个走廊、从火车到住所、办公室、机场或饭店,走廊形成了人们日常路线的框架。

 

在走廊城市中,没有人关注审美,而只注意连续地带的流动性。它的经济性被缩减到一个词:效率。因此其审美被缩减到一种广告的形式,一些符号化元素,甚至只剩下它表皮的粗糙材料。

 

这里的气候完全忽视了外界的气象因素:16-19摄氏度,干燥。事实上,这里居民的衣着都是专门为走廊气候而准备的。

 

走廊城市有很多规则。它们和方位图和走道名一起被张贴在每个十字路口,这样就不会有人走失,也不会无视这些规则。它们体现了一种在永久控制之下对个人行为的完美编码。成套的标准数字设施加上一支巡警队保证了走廊城市的过渡特性。

 

自动步行道可以有效地加速人流。走是唯一被批准的运动类型,而跑则显得极度可疑。因此,居民们就和流浪者不同,因为他们永远不会偏离自己的路线,也不可能走失。当人们穿越不同的部分时,不应该停驻,也不能打散人流。在线性建筑里的相遇时间不会很长,因此,社交只能当人们以相同的速度在同一方向上行走时才能发生。在走廊城市中,个人消解在了匿名的人流之中。

 

这个城市不再被理解成为由空间存在定义成为的确定结构,而成为一个由间隙空间——走廊——产生的动态系统。它们共同产生了最不同寻常的集合形态,不仅是潜在可用空间的聚积,也是实体运动的增长。这里的每个人都热衷于从一个地点走到另一个地点,同时可能发现新的商店和服务设施。

 

空间的机动性和连续的人类位移创造了一种跳棋般的动作,为这些人造直线提供了介于寓所和区域之间的主要功能空间。

| 0 | by urbanchina | in : 杂志动态 UC News

本刊协作网络

国内高校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复旦大学

中山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大学

武汉大学

重庆大学

香港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

国外高校

哥伦比亚大学

加利福利亚大学

威斯康星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

南加州大学

马里兰大学史密斯商学院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英国诺丁汉大学

柏林工业大学

魏玛包豪斯大学

纽伦堡大学

巴塞罗那建筑学院

马德里理工大学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贝尔拉格学院

研究机构

国家信息中心综合研究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遗产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上海市政府法制办公室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

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

上海创意产业中心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

上海社科院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

荷兰动态城市基金会

法国动态城市基金会

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

Urban Language

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

深圳双年展

威尼斯双年展

卡塞尔文献展

合作媒体

《城市建筑》

《时代建筑》

《理想空间》

《A+U》

《设计新潮》

《城市环境设计》

《建筑与文化》

《城市设计新潮杂志社空间设计》

《艺术世界》

《华中建筑》

筑龙网

建筑中国网

城市规划网

ABBS建筑论坛

新浪城市

| 0 | by urbanchina | in : 杂志动态 UC News

《城市中国》杂志全国各城市销售点

以下为本刊城市销售点,含书店、代销个人和订阅网站,实时更新,欢迎读者朋友们查询。

 

华北地区:

 

北京

北京通州国际图书城硕群物流

当代艺术新闻书店 朝阳区酒仙桥798艺术区

现代书店艺术书屋(东八时区) 朝阳区酒仙桥798艺术区

北京传运书刊 东城区南锣鼓巷98号

北京央美艺佳艺术书店 东城区美术馆东街甲19号

汇知天成 朝阳区花家地南街中央美院图书馆

中央美院书店 朝阳区花家地南街中央美院7号楼2层

怡然建筑装饰书店 西城区西四北大街中毛家湾乙2号

海天图书销售中心 西城区新街口西里3区7号楼一单元001(新开胡同)

 

青岛

刘彦军 13589233388

 

东北地区:

 

沈阳

博得书店 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19号

 

大连

安基国际传媒 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427号星海创意岛大轧1号首层103-105室

 

西北地区:

 

西安

张贝贝 13259773755

 

华中地区:

 

郑州

书是生活书店 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10号附17号

 

武汉

同行书店 武汉市青年路辉煌公寓8栋102室

八英里艺术书店 武汉市武昌区中山路364号


南昌

席殊书屋 东湖区一经路6号

 

华东地区:

 

上海

点金石书店 建国中路25号9号楼101室

龙图书苑 鞍山路160弄1号303

汕头书店 福州路1729号

毛毛书店  国权路580弄25号

新盛书店 复兴中路1228号

博悦书店 宝山区静秋路695弄29号

淘吧书店 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西南8楼地下一条街

1984bookstore 湖南路11号

志达书店 华严路66号库房

 

杭州

晓风书屋 杭州体育场路529-531号

PageOne书店  杭州市富春路701号万象城4楼488商铺PageOne书店

安腾书店 杭州市安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杭州拱墅区和睦路2号

 

宁波

城市之光书店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嵩江东路728弄219号

 

南京

 

西南地区:

 

成都

贝思书店 成都市西安中路62号经典2000商务楼7-10

 

昆明

麦田书店 昆明文林街天君殿巷

 

华南地区:

 

广州

联合书店 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路314号

三度书店 广州市海珠区江南大道中255号17号店

建艺书刊

 

深圳

新宏博文化 深圳福田区八卦岭读书批发市场D18

耐看书店 深圳福田区八卦岭读书批发市场C12

久美图书 深圳福田区八卦山路512栋书刊市场

 

香港

杂志屋 香港金钟道93号金钟廊L8号铺/香港新界青衣蓝澄湾商场16号铺

精简图书 香港旺角山东街47-51号星际城市2F212-213

 

厦门

吴金善 13178354146

 

福建莆田

景行书店 福建莆田市城厢区石室路905号

 

订阅网站

| 0 | by 里斯本 | in : UC推荐 Highlight, 观点 View

陆铭:中国经济的“地理决定论”

本文转载自陆铭的博客

兼顾增长与平衡的区域发展战略就应该转向促进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对于当前发展方式中存在的问题,还是在用政府干预的方式来解决。这导致的一种后果可能是: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政府可能做得越多,错得也越多。

文/陆铭[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发表于《瞭望东方周刊》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口号喊了许多年,已经喊到近乎麻木。实际上转变了没?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着很多无法回避的问题,投资推动加出口推动,而这背后,在根本上,其实还是因为政府推动。你看,在应对经济危机的过程中,政府出手及时,化危机于无形之中,博了个满堂彩,政府的自信也大增一截。冷静想想,如果投资推动、出口推动加政府推动的确是中国经济的问题,那么,这个问题现在是减轻了,还是加重了?
我丝毫不怀疑,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是真地看到了问题所在,从而也真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特别是当官方文件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里的“增长”二字换成“发展”之后,显然,政府还想表达对于收入差距、环境破坏和百姓民生的关注。但是,对于当前发展方式的中存在的问题,政府还是在用政府干预的方式来解决,丝毫没有意识到,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政府可能做得越多,错得也越多。

 

地理有多重要?

我猜,如果发起一场有关如何促进欠发达地区增长,实现区域间平衡发展的投票,99%的人都会赞成向欠发达地区转移资源。可是,却很少有人会认真地考虑“地理有多重要”这样的问题。
在新一轮的有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争论中,“地理有多重要”是个核心问题。忽视地理的观点推向极致,会认为可以将倾向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政策作为一种反作用力,抵消欠发达地区的地理劣势,从而获得区域间的平衡发展。而这种政府的倾向性政策最后无非是转化为规模日益增长的政府支出,以及在政府支出中越来越多的转移支付。科学的经济政策应该遵循经济规律,——这大概是对“科学发展观”最为经济学的诠释,——既然如此,对地理和政策两个方面的因素在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就需要科学地评估一下。
城市并不是孤岛,它们是一个个相互依存的生命。要讲清楚地理的作用,就先要看清楚中国的城市体系。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城市体系是多层次的。在整个国家层面上,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地区是三大经济中心,这三大中心的核心城市上海、香港和天津又分别是国内经济融入全球经济和发展出口导向型制造业的主要出海口,因此,到上海、香港和天津的距离就反映了在国家层面的城市体系中每个城市与核心城市和国际市场互动的成本。请注意,中国的国土只有一面临海,并且有大港口。在国际贸易的主要市场是欧、美、日,而且贸易的主流方式是海运时,港口是发展出口导向型的制造业的必备优势。在区域层面上,中国还有很多大城市作为区域经济的中心,到这些大城市的距离可以度量区域性的城市体系中每个城市与核心城市互动的成本。即使对于一个远离港口的城市来说,参与国际贸易并无优势,它也至少不能远离区域性的中心大城市。
我们的一项研究比较了地理和其他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的作用,而且比较了它们对1年的短期增长、5年的中期增长和的长期增长(1990至2006年间)的影响有何差异。我们发现,从短期到长期,到中心大城市距离和到最近大港口的距离对于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都非常显著。相比短期来讲,在长期,到大港口的距离更显著影响城市经济增长。换句话说,在长期内,国际市场和出口导向型的制造业对城市经济增长更为重要。
具体来说,在600公里左右的范围内,距离香港和上海这样的大港口越近,城市更靠近国际市场,更有利于经济增长。无论是在短期还是长期,在控制了其他经济增长影响因素之后,到大港口的距离为600公里的地方,年均经济增长率要比大港口周围低约4个百分点。而距离大港口远到一定程度之后,即在600-1500公里的范围内,国际市场的重要性有小幅度的下降,距大港口远更可能发展国内和区域贸易,增加本地市场需求,从而有利于当地经济增长,于是在距离大港口大约1500公里的地方,形成了城市体系的次中心,但这个次中心的增长率还是赶不上大港口附近。如果城市到大港口的距离继续增大到1500公里以外,到达国内外市场的运输成本均较高,不利于经济增长。
同样道理,我们也发现,到区域性的大城市距离也显著地影响城市的经济增长。总的来说,由于经济向大城市集聚可以带来规模效应和外部经济,促使中心城市吸收周边城市的经济资源,同时周边城市也能较多地分享中心城市集聚效应带来的好处,因此,一个城市距离区域性的大城市越远,经济增长越慢。
读者看出这项研究对于城市发展战略的含义了吗?当前,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大城市发展已经过头了,而中小城镇的发展才是下一轮发展的方向,甚至硬是将英文里的urbanization区分为“城市化”和“城镇化”,以所谓“城镇化战略”作为对城市化的替代。发展中小城镇并不错,但“城镇化战略”错在将中小城镇发展与大城市发展机械地割裂开,事实上,我们的研究说明,大城市的发展可以为小城镇的发展提供带动力。试图通过限制大城市的发展来为中小城镇的发展腾出空间,这种政策主张不说是南辕北辙,也至少是事倍功半。

 

地理和政策:谁更重要?

我们的实证研究还比较了其他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因素在不同时期内的变化。对于中国当前的经济增长而言,最为重要的两个政策手段就是投资推动和政府推动。我们的研究表明,在短期,投资和政府支出的确有利于城市增长,但从长期来看,这两者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却是不显著的,甚至是负的。
具体来说,投资占GDP比重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影响,但长期内显著性下降且影响为负。这一结果隐含了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警告,虽然在短期内提升投资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但投资水平较高的地区在长期内并不存在经济增长的优势,甚至可能产生过度投资的低效率。
同样有警示意义的是,政府干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短期内也是显著为正,但长期内不显著,短期内的促进增长作用可能是因为政府支出促进了当地的投资和消费,但过高的政府支出水平也将扭曲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在长期内可能抵消政府干预的积极作用。
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地理都是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而且在长期更重要。相比之下,投资和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短期为正,但到长期却不显著,甚至为负。这种反差非常强烈。
地理对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还可以从模型的解释力上看出来。从对中国城市短期经济增长的解释力来看,我们的模型可以解释城市间经济增长差异的34.6%,其中,到大港口的距离和到大城市的距离可以解释短期经济增长的0.2%。相比之下,在长期经济增长模型中,地理因素的重要性要大得多,全部解释变量可以解释经济增长差异的40.4%,而仅到大港口的距离和到大城市的距离两个地理因素可以解释城市间长期经济增长差异的6.9%,占到模型解释力的大约六分之一。这说明,地理在决定城市经济长期增长中的作用的确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从对增长的解释力来说,地理的长期影响相对于短期还要更为重要。
经济增长主要是个长期的问题,既然在长期经济增长中地理如此重要,那么,其他经济政策可控制的变量是否可以缓解地理的劣势呢?我们的研究发现,教育投资变量(以师生比来度量)可以被政策所改变,并且对经济增长有正的影响,但这种正面影响仅仅在长期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其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也比短期和中期的系数更大。教育资源对城市人力资本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根据我们的估计,如果每100个中小学生的老师数量增加1人,在长期内可以推动经济增长上升1.07个百分点。
我们的研究说明,如果的确可能找到一些政策在长期内缓解一个地方的地理劣势,那么,在我们的研究范围内,这样的政策不是投资,也不是增加一般性的政府支出,而只能是教育。换句话说,即使要帮助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正确的方式也应该是投资于“人”,而不是直接投资于生产。

 

为什么转变发展方式那么难?

这下明白了吧?地方政府热衷于用争取投资和政府转移方式的方式来推动本地经济的发展,中央政府和广大社会公众也迷信投资和政府干预是有利于改善欠发达地区的增长的,在短期内,这的确不错。但是,错的是,经济增长的效果是个长期问题。而当前,地方政府官员任期不过几年,而且还经常被委派到异地任职,而其晋升考核又主要基于GDP增长和招商引资,在这样的机制下,地方政府追求的恰恰是短期的经济增长。当然,长期比短期更重要,但是长期发展没人知道,它只是个传说,或者就只是个口号。教育重要,但没人愿意为后人做嫁衣。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孩子长大了,打工却去了较发达地区,谁还愿意投资于教育?
遗憾的是,中国的社会各界对于地理在决定城市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缺乏科学的认识,各级地方政府都片面追求短期GDP增长,并陷于投资推动和政府干预的经济增长方式。不仅如此,还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误解是,认为是经济资源向拥有地理优势的东部集聚导致了地区间发展差距的扩大。于是,在经济政策上形成的一个相应的误区是,认为要平衡区域经济发展,就要动用政府政策来抵消地理的作用,这进一步加强了地区经济对于投资推动和政府干预的依赖,而这些在长期对经济增长并不起显著的作用。
地理对城市经济增长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地理位置不同的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将越来越大。恰恰相反,中国出现的这种“地理决定论”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政策限制了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的跨地区自由流动,加剧了地理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迄今为止,由于地区间和城乡间的市场分割,生产要素的跨地区流动仍然受到制约。特别是劳动力,由于户籍制度的制约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体系在地区间的分割,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仍然是不自由的。自1990年代以来,中国的城市之间的GDP规模差距在持续快速提升,而人口规模差距却几乎没有变化,在那些拥有地理优势的城市GDP总量增长更快,但这些城市并没有同步地吸纳外来人口,那么,城市之间人均GDP增长速度出现差异,人均GDP差距越来越大就是自然的结果。在理论上可以推断,如果要素——特别是低技能劳动者——的跨地区自由流动实现了,将有助于缓解地理对于人均GDP增长的重要性。
无独有偶,2011年3月12日出版的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发表了“地区差距:差距经济学”一文提出,对于英国日益扩大的地区差距,关键不是要补贴,而是要实施两项政策措施:使人口自由流动,加上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受教育水平。
中国不会是个例外。如果我们相信科学,那么,兼顾增长与平衡的区域发展战略就应该转向促进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而不是唐吉诃德式地用政府政策去扭曲市场机制。

| 0 | by 里斯本 | in : UC推荐 Highlight, 观点 View

别让土地财政的欲火烧毁海岸线

别让土地财政的欲火烧毁海岸线

文/马光远

本文选自2011年06月28日的331期思想库报告

毫无疑问,中国房地产的疯狂正在从陆地向海洋蔓延:海南、广东、山东拥有海岸线的一些沿海城市,以发展海洋经济之名,明确提出“向海洋要土地”的口号,兴起了新一轮的围填海热潮。据媒体调查,广东不少沿海城市正谋划推进填海造城项目。其中,东莞拟在长安镇珠江口海域投资86亿元造地近2.9万亩,汕头市拟在港湾外围海域造地65.1平方公里,等等。而填海新增的土地,除少数用于发展工业之外,绝大部分用于写字楼和高档住宅的开发。

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填海造房的诱因其实非常简单,在耕地的18亿亩红线不可触动,拆迁难度和成本越来越大,陆地的土地资源日益枯竭的情况下,填海造地就成了沿海一些城市开发商和当地政府“一致行动的逻辑”。填海造地成本低,每亩只有二三十万元,且不需支付巨额的拆迁安置成本和其他费用,在填海造地的土地性质不明确的情况下,甚至连耕地的开垦费用都无需承担。而地方政府在填海造地之后,转手就可以千万的价格卖给开发商,开发商再将这些“海景房”以每平方米几万甚至十几万的价格卖给购房者。以海景房最为有名的海南为例,长达300多公里的海南岛东海岸,在开发国际岛的重大利好之下,已经基本被全国数百家开发商划定了势力范围,一字排开的都是海景楼盘,料想不出数年,海南岛的海岸线,将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海房线”。

很显然,填海造地的最大动力绝非开发海洋和合理利用海洋,而完全是中国房地产的逐利冲动,甚至其盈利模式都如出一辙:先是地方政府以廉价的成本造地,并转手高价卖出,而接棒的开发商则以高价的海景房完成第二轮暴利——在整个填海造房的流程中,最大的获利方除了地方政府就是开发商。至于填海之后对海洋生态的影响和未来的重大隐患,则显然不在他们的重点考虑之列。他们主要的动力是在土地资源日渐枯竭,土地财政无以为继的情况下,将“土地财政”的模式从陆上向海岸线进行拷贝而已。

从海洋开发利用和海洋生态的专业保护而论,填海造地作为改变海域自然属性的用海活动,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必须在充分调查评价的基础上,采用数学模型研究或物理模型试验等科学手段,对工程附近海域水动力要素变化及周边环境影响等进行科学、综合的论证,而填海造地的规划如不符合海洋功能区划,并与海洋环境保护规划、防护林规划、湿地保护规划等相衔接,会对海洋生态造成永久性破坏。

以海南东海岸为例,其填海建房热,使得作为台风天然屏障的海防林遭到灾难性破坏,长此以往,后果的确不堪设想。而各地在填海造地的过程中,有很多项目规避国家海洋局填海造地的总量控制规划,而且大多违背审批程序,一边施工一边等审批,或者超审批围填海,甚至干脆在完全无证状态下开工。对这些违法行为,除了罚款之外,似乎没有更多的办法,而这些区区的罚款相对于填海的暴利,毫无惩处的意义。

笔者倒是认为,通过填海造房,地方政府延续了“土地财政”的发展模式,开发商获得暴利,从而规避了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这都是小事,大不了让房价再疯狂几年而已,但开发商扎堆占据海岸线,对海洋生态的永久性破坏却是不容忽视的。 中国过度依赖房地产的模式已经摧毁了中国经济未来持续增长的活力,摧毁了很多中产的梦想,如果再听任填海造地的邪风唱歪了海洋经济的经,我们将何以面对未来,何以面对子孙?看看全球的海岸线,有多少像如今的中国这样已经被密密麻麻的房子弄得支离破碎?是该下决心整治的时候了,如果不就此收手,一旦演化成“小产权房”一样的蔓延,为时晚矣。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管理与政府政策所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Resize your browser. the windows is too lit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