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ban China
| 0 | by urbanchina | in : 课题 Subject

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模式与对策措施

 

本文选自《城市中国》第41期——“理性低碳观”

 

 

文/陈飞[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城建学院副教授]

 

低碳交通作为低碳城市重点研究领域,未来对城市CO2排放增长及低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城市低碳交通发展应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及个人行为层面入手,分步骤,有层次的进行系统化建设。

 

一 低碳交通发展模式

 

1、  交通碳排放城市比较

交通造成的CO2排放量在不同城市比例有所不同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城市建设已经成熟,建筑及生活碳排放所占比例最高;在香港等高密度的城市,交通碳排放比例最高;在中国大陆地区,由于特定时期的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工业生产及制造业碳排放比例最大,交通及建筑碳排放比例较小,但正在逐渐增加。以上海为例,2007年,全市碳排放总量中,交通占18.77%的比重,相对于2000年10.87%的比例,增涨近一倍。

 

同比之下,北京及天津两地分别占上海城市交通运输年CO2排放量的45.8%和19.16%。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在于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及航运中心的定位,大量的人流与物流加剧了上海对外交通负荷。

 

2、交通碳排放构成

城市交通碳排放构成中包括三部分,分别为对外客货运、市内民用交通及公共交通。对外货运交通涉及到城市的产业构成,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定位、城市之间及城乡之间联系的紧密化程度;对外客运交通碳排放量涉及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城市吸引力。城市内交通碳排放主要在于民用交通中小汽车交通排碳量的增长及公共交通的发达程度。民用交通包括小汽车交通、其他小型车及小货车交通;公共交通包括轨道、公共气电车及出租车等交通方式。

 

从城市范围角度分析,如何通过一定的措施调控小汽车增长及公共交通碳排放平衡,是缓解城市交通碳排放的有力途径。

 

二 交通碳排放问题及影响因素

 

1、交通方式

交通运输CO2排放占城市总排放量的比例每年不断增加。数据现实,近几年城市私人交通增长速度大于民用汽车及公共交通的年增长速度。民用交通碳排放量将会从目前比例继续上升。随着城市化的深入,中小城市发展以及大城市作为中心城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增强,城市间合作交流频繁,对外客货用交通每年将仍然以两位数的比例增加。

 

2、空间结构

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土地扩张,城市空间距离不断增大,大型居住区边缘化,土地利用及开发方式的单一化发展,逐步形成城市边缘区蛙跳型土地利用格局。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不能及时跟进,公共交通尤其是轨道交通发展速度滞后,通勤距离及时间明显增加。小汽车数量的增多在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也为城市扩展提供便利,城市空间距离及空间结构直接决定小汽车交通的碳排放量。

 

3、城市密度

城市密度与交通出行尤其是小汽车出行率呈高度负相关性,城市高密度降低交通依赖性,减少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美国城市郊区化低密度发展趋势及空间距离增大造成交通能耗在世界各国中名列前茅。香港城市土地有限,城市建设呈现高密度紧凑化发展,支撑强大的公共交通系统,人均出行交通燃油消耗较低。

 

4、交通规划

交通的通达度除了受距离的影响,还受到交通时耗的影响。小汽车交通时耗取决于交通堵塞的程度及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断面上的车流量。车辆增多超出城市道路空间的承受极限,造成拥堵,碳排放增加。据研究,拥挤状况下的燃油消耗将比正常行驶状况下高出10%左右。单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下造成的交通拥堵比多中心组团式城市中的交通拥堵现象要严重的多。合理的城市交通规划有利于道路通行的通达性,减少小汽车单位里程的排碳量。

 

 

三 城市低碳交通路径选择

 

1、改善城市道路,强化节能技术

传统模式下,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直接措施通过道路拓宽、提高小汽车节能技术水平,降低单位里程的排碳量;然而由于反弹效应的存在,道路宽度的增加及技术水平的提高被小汽车的增量所抵消。传统交通规划理念下增加道路通行宽度的方法无法跟上交通负荷增长的需求,更多的汽车将会驶入道路增加排放。

 

2、增加购置税

当前,政府通过购置税的提高来限制高排量汽车增长,对缓解城市小汽车数量增长起到一定的缓解。然而,小汽车进入家庭属于经济发展、人民物质生活丰富的必然选择,社会贫富差距逐渐增大的背景下,购置税提高对于追求奢华生活方式的高收入阶层影响不大。

 

3、牌照限制措施

上海近几年实行汽车牌照的拍卖制度,使小汽车年增长率缓慢下降。对私人汽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抑止作用,然而,统计数据并没有包含本地车辆外地牌照在上海的增长,所以数据并没有真实全面的反映私家车的发展速度,牌照限制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由此,对于城市发展低碳交通的路径选择,传统上纯粹依靠技术条件、基础设施改善以及单纯的管理措施只能在一定时间内缓和交通碳排放增长速度,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低碳交通的发展问题。未来应该利用城市治理及政策方面的全方位措施,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及行为层面综合系统方式入手,按步骤,分层次的进行城市低碳交通建设。

 

四 城市低碳交通发展对策

 

1、物质层面

(1)城市空间结构

根据城市发展紧凑空间的要求及发展阶段,从城市物质空间结构及规模方面,加强紧凑化城市设计,对城市街道空间的尺度进行规划控制,大规模发展混合功能社区,降低出行依靠小汽车使用的可能性。

城市空间紧凑化按照城市结构尺度及规模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层面上。在都市区域空间层面,通过合理的城镇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组织及基础设施的安排,减小商品的交通运输成本及运距,引导城市各类要素向城镇空间集聚,形成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城市间横向联系的网状格局,对解决对外交通运输的碳排放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在城市空间层面,积极引导城市各项功能的合理分区,避免城市规模过度扩张和功能的单一化,在纵向上形成中心城-新城-新市镇-中心村功能互补、层次等级分明的城镇群,发挥城镇空间层面的聚集作用,不依靠强大的交通支撑,完成生产、服务、生活及休闲等多样功能。

 

在社区空间层面,引导人们居住在更靠近工作地和日常生活设施附近。不同的社区组团依靠公共交通、自行车及轨道交通联系。打破传统方式上的功能分区,减少小汽车的使用,提高土地等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引导社区建设从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变,保持高密度紧凑化发展与混合功能的新型社区建设。

 

( 2)城市土地开发

土地开发模式是造成不同层面城市紧凑化的关键要素。当代城市土地郊区化扩张形成“蛙跳式”扩张需求,相应的土地开发加剧了城市蔓延,为城市留下大量的“灰色”(Greyfield,城市中没有被开发的零星地块) 和“棕色”(Brownfield,城市中已被开发但未被充分使用的废弃地块,或被污染的地块)地块。未来的开发应及时进行城市土地的功能置换,以外延式扩张模式向内涵式填充及再利用模式发展。

 

( 3)城市空间环境

交通方式选择与城市居民生活方式有关,中国人出行乘用自行车或步行的比例高达65%,选用小汽车出行仅占总出行的19%,远远低于美国及欧洲国家。宜人化城市环境氛围的营造增加慢行交通方式的比重。据统计,上海常住人口各种交通方式出行比例中,步行在30分钟以内的出行率占到总步行出行的86.3%。由此,城市规划设计中可以30分钟步行出行空间为界限,形成居住、购物及工作的社区组团。组团内,通过道路铺装、小品塑造及绿化装点改善步行空间,加强城市空间的环境品质及便民步道的建设,减小机动车及各种道路噪声干扰的强度,增加同时间、同距离下人们出行选择步行的可能性。建立以人为本的城市交通理念和公平、公正的和谐环境。

 

( 4)城市公交系统

公交都市是针对小汽车的高速发展造成的郊区化发展趋势、城市中心交通拥堵、污染及能耗增加等现实问题的回应。理论内涵包括第一:适应性城市;建立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强调整体性系统化及企业化运作的公交都市。第二:适应性公交系统;改善公共服务,建立适应土地及城市形态的轻轨系统、导轨式公共汽车及多层次的公交系统。第三:混合型交通都市;建立适应性城市及适应性公交系统的整合,并与城市形态发展互相适应。第四:强大的市中心的城市:城市中心区改造,恢复活力,实行完全意义上的慢行交通。中国应根据不同城市特点、规模及发展阶段制定符合自身内在要求的城市交通模式。

 

2、制度层面

制度层面的改善是低碳交通发展的保障,包括交通、土地、财政及管理政策的确定与实施。

 

( 1)交通政策

政府从法律法规或行政指令上强化交通治理。通过政策调整,如停车收费、提高油价及燃油税来限制小汽车的使用,加大私人小汽车运行成本,在高密度的住区中布局一定的机动车禁行绿色街道网络,中心区域安装传感器,穿越中心城市自觉缴费,条件成熟时,征收交通堵塞费等,引导交通模式向公共交通转移。

 

( 2)土地政策

完善紧凑型土地利用政策,进一步按照紧凑型城市要求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在新增或改建的建设用地增加建筑密度,并与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相配套。加强居住区配套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建设,合理确定住区的房型比例,增加小户型在外围区的开发力度,增加低收入阶层、公交阶层入住比例。积极制定政策引导住区土地开发使用混合化,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

 

( 3)财政政策

对于不同排量的汽车不仅增加购置税,同时对于低碳动力汽车进行财政补贴,投入资金进行无碳动力汽车的技术研制与普及。鼓励小汽车生产企业通过技术改进加强节能措施,增加混合动力、氢动力及太阳能汽车的开发与研制。政府也要对节能型小汽车的推广建立制度保障、财政补贴及税费减免政策。

 

( 4)管理政策

便捷、安全、舒适及企业服务质量的改善将有助于增加人们出行选择公共交通的机率。公交线路结构复杂,线路重叠,会造成道路资源和运能的浪费,引起道路堵塞,延长了乘客的在途时间。通过管理措施,增加人们出行乘坐公共交通的可能性。

 

3、行为层面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对高质量生活方式的追求使奢侈品的使用及拥有得到快速发展。从行为层面上,中国应不断转变思维观念,从传统物质主义的消费方式向功能主义的消费方式进行转变,实现人民福利水平从传统现代化向低碳消费模式进行革新。引导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转变传统消费价值观和消费文化,发展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以功能为中心的消费方式,从个人拥有模式及集体拥有的模式向个人租用模式及集体租用模式发展。控制个人对物品的占有,减小私人小汽车的使用对城市空间资源占有不均造成一定的社会不公。上海近几年发展汽车及交通设施等租赁市场,从社会服务层面上保证了不再把获得物质产品作为衡量富裕的手段,而是以持续获得高质量的产品服务作为生活的必要标准,这种新的价值观念将成为减少物质消耗的前提下人类追求高福利生活模式的决定力量,奠定向低碳社会转型的行为基础。

 

 

| 0 | by urbanchina | in : 课题 Subject

低碳是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目标

 

本文选自《城市中国》第41期——“理性低碳观”

 

 

文/邹德慈[中国工程院院士]

 

 

【城市化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短缺催生了低碳问题】

 

低碳在中国为大家所关注和认识还是较近时期的事情,从城市规划建设这个领域来讲,我国经历了一段高速城市化的时期。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比较快速的发展,经历还不到20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发展是互相促进、相互影响的。城市化不可能脱离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单独发展。建设低碳社区这个概念在21 世纪初才被提出。在此之前,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谈得更早。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联合国对人居环境方面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那时并没有集中在低碳方面。生态城市的提法更早,学者们在20世纪初就提出了城市规划要考虑生态因素,还提出发展生态城市(eco-city),“田园城市”等。

 

这几个理论概念有一致的方面,也有各自的重点。如果把它们结合起来看,方向都是要求人类节约资源、能源的使用。大背景是人类对资源、能源的消耗量太大,引起了资源危机、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并且引起了全球性的关注。因为消耗很大,排放也越来越大,造成的污染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环境危机显现,人口增长,全球的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20世纪初,全世界只有13-14%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到20世纪末,城市人口几乎占全球人口的一半;20世纪初的全球城市人口只有几个亿,到了21世纪初城市人口将近30亿,全球总人口约为63亿。城市人口所消费和消耗的资源和能量远远大于农村人口。有学者研究显示,一个中国城市人口消耗的资源和能源比农村人口高三到四倍。因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不一样,农村只是农业生产,城市是工业生产,各种产业都要发展。

 

资源消耗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地球很大,资源总量也很大,可是这样的一种趋势,让地球负担很重。问题还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别很大,非常的不平衡。美国人消耗的资源和能源,比全球人口平均消耗的大几倍。有学者研究说,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像美国人那样消费能源和资源的话,要五个地球甚至八个地球才能养活现在的全球人口。所以,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环境学者首先提出要关注资源环境问题,引起了国际关注,联合国召开会议提出要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来指引各方面的工作。中国接受这个思想,而且认真地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京都议定书》开始提出降低碳排放。关于碳排放引起气候变化,是气候学家和环境学家提出来的命题。全球气候现在已经开始发生了变化,原因就是温室气体的排放过量了,起因在于能源的过度消耗,主要是二氧化碳。专家们说现在世界平均气温升高了,冬季平均气温按具体数据能够测算出增长的幅度。也有一些科学家认为,碳排放影响气候变暖这一判断的科学根据还不是很充分,甚至有一种说法认为,气候变暖有其自然规律,并不是由于碳排放过大造成的。我个人看法是,科学研究虽然一时还很难对这个问题做出透彻的判断,但是碳排放量的增大总是不利的,它对环境有污染,对人类生活、生存的持续发展有害。

 

我国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和低碳的要求方向是一致的,政府也是很重视的。概括来说就是“节能减排”。据我所知,几乎每个大城市的政府工作目标中都有节能减排的要求,不过完成情况并不理想。温总理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我国其他指标都完成得不错,只有环境指标完成得不理想。城市或地方每年要在现有基础上节约一定百分比的能源,减少一定指标的排放,有些城市因为过分追求经济指标、GDP增长,不重视节能减排而完成不了。高速发展时不但刹不住车,指导思想也不够全面。这两年出现的低碳目标,只是把这个过程更加集中、明确地提了出来,因此我认为这不是突如其来的新概念,而是过程的延续。

 

 

【城市规划要将低碳融入到理念当中】

 

低碳这个概念被提出来,对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首先,我认为现在的城市规划要融入低碳的理念,而且不仅是理念,应该融入到城市规划的目标、指标体系和行动计划的方方面面。虽然现在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但我们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城市规划是有前瞻性的,应该看得远,不能因为今天刚开始研究低碳概念,理论还不成熟,就忽略这个概念。近两年住建部领导很重视,主管城市规划工作的仇保兴副部长发表报告谈低碳生态城市,讲得比较全面,他提出要把低碳和生态结合起来,建设低碳生态城市。

 

我认为,低碳城市首先要体现低碳经济。一个国家的能源消耗很大部分是发生在城市里面的。产业的能耗绝大部分都在城市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都是要消耗能源的。这方面要降低能源消耗,要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节约能源。第二,城市中的建筑有必要,也有可能大大降低能耗。建筑是一个很大的耗能用户。据统计,城市中建筑能耗占到城市全部能耗的25%-30%,来自多个方面,包括采暖、制冷、照明等。第三是交通的能耗,主要是机动车。它的能源现状已经开始改变,用混合动力、电能等新能源、清洁能源代替传统的能源。科研方面有很大进展,已经开始小规模使用,不过普遍使用还有距离。这类科技创新,一是要产业化,二是要降低成本。中国是一个石油短缺的国家,每年的进口量很大,未来不能再消耗那么大量的石油。第四是低碳生活方式,这方面细化的内容就更多了。

 

低碳涉及到城市规划建设的模式问题,而且与生活方式关系很大。首先是空间布局要合理。空间布局是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这些年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很多城市热衷于道路宽、布局分散,不紧凑。城市是否紧凑和能源消耗、碳排放关系很大。所以低碳城市的空间布局必然应该是紧凑型的,分散对土地资源是很大的浪费。大城市交通问题很严重,其复杂性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布局不合理造成的。比如居住区远离就业岗位,必然拉大交通距离,增加出行交通量,意味着要多消耗能源。如果布置得合理,交通量减少,就可以节能减排。集约型的发展模式、紧凑的布局形式,是在保证一定的通风、开敞空间、绿地面积的前提下搞紧凑型开发,这就要求我们提高城市规划的技术水平。比如北京向来是“排场”大,道路很宽,是不是真正需要,要作科学的分析。总的来说,低碳对城市规划的要求会更高,工作要做得更深入细节,设计水平要提高。土地的混合利用是国外比较主张的一种模式,不要截然地做功能分区,把所有工厂都安排在工业区,建很大的工业园区,居住集中在居住区,彼此的距离很远,即便地铁发达了,仍旧既不方便、也不经济。要主张有一些产业(包括大部分第三产业)可以和居住混合来布置,这方面可以做很多文章。总的来说,低碳城市规划是需要深入研究的,涉及很多方面,不过这些问题并不是新出现的、突如其来的。有些是一直以来就这样要求的、就应该这样做的,可是没做到,或者说是做得不够。当前低碳问题提出来以后,对规划业者的要求更高、更具体了。

 

 

【认识城市的本质才能建设好真正的低碳城市】

 

现在对于城市的目标提法很多,生态城市、两型社会、低碳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等等,我们中国的特点是每隔两三年就会有新的提法出现,城市规划建设行业就会受到影响。初步了解国内目前提出建设低碳城市的已经有十几个了。上海做了不少工作,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都有所建树。目标方面上海往往很领先。北京现在也提出打造世界城市(global city),这是城市规划的最高端了。生态城市方兴未艾,中国已经有几十个城市正在建设或提出发展目标。现在又有低碳了,可是城市的本质并没有因为这些目标的变化而有根本性的变化。

 

城市的本质,最基本的还是1933年《雅典宪章》提出的四个基本职能:工作、居住、交通和休憩(recreation)。首先,所谓工作就是让人在城市中有就业的岗位;其次,居住是最基本的需求;第三是交通,既然是城市必然有流动;休憩也很重要,人不能一直工作而不休憩,recreation这个词英文直译是”再创造“。只有得到一定的休憩,包括文化、教育、娱乐等等,人才可以恢复被消耗的能量,才可以持续发展。1933年离现在很远,可是宪章提到的是很基本的东西。生态城市也需要工作、居住、交通,只不过是内部的结构、布局,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比较符合生态的特性。低碳城市也不可能没有居住、生产、交通、休憩这些功能。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在任何时期都是不变的,只不过当今对它的要求有所不同,有所发展。

 

关于城市的本质的第二个基本内涵是,我们今天所规划和建设的是现代化的城市。因为建设现代化国家仍然是我国一定历史阶段的基本目标。城市不管叫什么城市,都应该是现代化城市。生态城市不是古代的,低碳城市也是现代化的城市。两型社会也是现代社会。可能更复杂的一点是,我们现在必须要城乡统筹,不能只考虑城市的建设,要推动城乡一体化。这是社会发展提出的要求。所以,建设现代化城市的总目标我们现在还在完成当中,虽然有的城市比较现代化了,但是仍然有不在少数的城市还算不上现代化城市,要努力把更多的中国城市建设成现代化城市,拥有相应的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住房、公共服务设施等等。而低碳生态只能是让城市发展得更好,更符合生态、宜居、更符合资源和能源的节约、碳排放的降低,成为更理想的现代化城市。

 

| 0 | by urbanchina | in : 课题 Subject

“老龄化、意识不足、增修法律” ————潘海啸概论全方位无障碍社会

 

本文选自《城市中国》第40期——“中国城市六十年”

 

采访 / 谭建宁、黎诗话

■整理 / 袁菁 ■摄影 / 徐争

 

目前上海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方向,作为硬件的配套设备基本上获得很大的满意度,但是与国际先进社会标准相比尚有一段不少的距离。近年致力研究上海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潘海啸教授在访问里指出,一个无障碍社会,意味着它能全方位照顾到每一位公民的需要。硬件建筑只是初期的无障碍建设的目标,随着我国经济条件改善,踏入21世纪的城市,我们必须朝向更全面、更深入的层次推进,力图为社会每个成员提供可持续使用的、不受约束的、物质环境空间和社会环境空间。这当中,加强信息无障碍、改善社会意识以及法律保障,都是必不可少的关键。

 

什么是无障碍环境建设?应该怎样去理解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服务对象?现存的设施,是否考虑到以上每一种人群的需要?

 

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整体理念指的是,无障碍建设在基本观念、对象确认、内容选择、设计实施等方面的整体性立场和观点;是决定如何对待残障人士和相关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怎样的生存条件的基本出发点;也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

 

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从出生、成长到衰老的过程,一生中只有一段时间是行动便捷的。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不断提高,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出现了老龄化趋向,特别是中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根据有关研究,21世纪中国将经历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化社会。目前上海市已有超过270万的老龄人口,据预测到2020年上海市的老龄人口将达到500万。所以我们设计的城市应该是为我们人生所有阶段服务,而不仅仅是中间的一段。如果我们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来设计城市的话,那今天很多东西都需要作出相应的改变,包括我们现在街道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幼儿和老年人的比例。这是一个比城市化还要严重的问题,若今天我们忽视了对城市无障碍交通环境的建设,或者建设一个一味强调机动车效率的城市,那未来的城市将使我们很难生存在其中。现在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城市规划设计还鲜有人研究。我们该想想:怎样才能使老年人获得更多的活动机会?而如要提供方便的出行环境,他们会选址哪些出行的工具?除步行以外,有些老人八十多岁还骑自行车,反应显然也会比较慢,那如果城市规划道路总是为效率、汽车服务的话,显然不足以应对所有的问题。以后老年人独立生活在城市中的时间会很长,他们也不希望太依赖子女,我们要设想到他们所需要的独立生活的环境。新一代注重时髦潮流的产品,老年人则会希望关注家电修理,购买小东西什么的,价值观不一样,故此还要考虑到如何保留他们价值观所依凭、存在着的生活空间和环境。这能为城市提供一种多样性和丰富性。我们应该要创造一种更友好的环境、比如降低速度的道路、减少台阶、降低坡道、更容易阅读的,相对大些的字体以及照明强度的改善等。不仅仅是老年人和孩子,也应该考虑到孕妇、病人、外国人和外地人的出行,他们都是无障碍交通设施的使用者,不过目前我们的无障碍交通设施因经费有限,供给量有限,所以对于只能先照顾到残疾人,其它方面的考虑还有待改善。

 

在您编着的《城市机动性和无障碍环境建设》中提到了众多国外先进的无障碍设计概念与技术,可否请您介绍一下国外发达国家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的最主要的突破是什么?

 

其实,技术的发展不一定能完全解决问题,身体有障碍只是一种极端的情况,无障碍设施同样可以用在普通人身上,这样使用效率会更高。最大的突破应该是认识上,原来只觉得障碍是生理上的问题,但现在则将有障碍的人群视作社会群体的一部分。国际上对待残障和残障人士的基本观念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医疗模式,残疾人被认为是一个被动的、非健全的、不能独立的、需要医疗和社会救济的特殊群体。在这种模式中残疾人的价值被忽略和否定,他们仅仅被当作社会福利和社会财富的消耗者,是社会的包袱和累赘;第二阶段是社会模式阶段,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残障人无法正常参与社会生活并非由残障人士自身缺陷造成,而更多的是由排斥甚至隔离残障人士的社会环境所造成。如果消除这些障碍,残障人士完全可以与其它人一样参与到正常的社会生活当中,甚至同样地创造社会物质财富与精神文化财富;第三阶段是权利模式阶段,这种模式认为,残障人士作为社会主体当然享有与生俱来的基本人权。从被动型救助对象到主动型权利主题,反映了国际社会对残障和残障认识基本观念的一种根本性变化过程。实施上,障碍的存在与否及其程度,要看一个人的社会角色和活动是否或者在多大程度上受到限制,而不是简单地观察其自身的生理缺憾处于何种状态。将无障碍环境的建设关联到人的尊严和人权来思考,就会有很多内容在其中,这是社会意识上的变化,比较典型的例子之一是二战后的法国,在思考并着手如何保障那些为国参战的退伍残疾兵方面,是尽国家对他们的应付之责。

 

无障碍环境建设会朝怎样的方向发展?

 

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内容随着人类社会对残障人权的认识过程、无障碍环境建设自身实践的发展过程以及经济实力的增长,正向更全面深入的层次推进,力图为社会每个成员提供可持续使用的、不受约束的、物质环境空间和社会环境空间。

 

在无障碍环境物质环境建设初期,建设重点是无障碍设施建设,集中体现在道路、公共设施和建筑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到后期,随着经济发展,科技为特殊需求人士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机会,后来的无障碍物质环境建设增加了交通无障碍和信息无障碍两方面的内容,有了信息以后情况会发生很大变化,原来需调拨巨大的人力资源,组织过程也很烦难,有信息后,就能较方便地让残障人士获得信息,能独立获得信息是其独立生存的重要方面,这能使他们生活改善,改变原先处于“黑箱”的生存境况。

 

最终的发展目标应该是全方位无障碍环境建设阶段,因为阻碍残障人、老年人及其它特殊需求人士独立、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因素不仅仅是物质条件方面有形的障碍,还包括在社会制度保障、社会成员的行为习惯、意识形态、心理等方面造成的无形障碍。所以无障碍环境建设必须消除一切有形的和无形的障碍,通过制定法规保障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实施;通过宣传、教育、交流合作使每一个社会成员了解、熟悉相关知识,进而自觉遵守法规并能主动帮助残疾人等特殊需求人士,通过政府组织和民间团体共同努力使社会的每位成员能够真正平等地享用社会资源;利用多种方式创建全方位无障碍环境。

 

应如何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去考虑?比如像上海这种特大城市,高密度,人口的流动量很高,但公众交通意识还没有完全跟上,有哪些是特别针对我国国情的方法和措施?

 

其实,国内也有很多好的做法,现在上海残联正在研究一个电子盲站的项目实验,盲道里有传感器,残疾人走在其中可以知道附近的内容、方向等信息。该设施在上海盲童学校设置了试验段,通过电子屏幕与盲道的结合,盲童们可以通过手触,在听觉提示下获得信息,让盲人在出行时获悉公共地理环境。盲与非盲的最大区别在于信息感,这个设备不仅可以用于盲人,普通人、城市的陌生者在意图了解周边环境时也可以用到。不过,要将之进行推广的话,可能要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社会资源的整合往往比技术更难实现。此外,原来上海的无障碍车辆,大多进口,但后来发现电动车没有非电动的方便,前者车辆的电动底盘设备会占去较多空间,人进入车辆之后比较受束,现在启用的手动车辆,底盘空间更小,行驶速度与原先的电动车辆相差无异。很多无障碍的设施始终在调整,以更好的适应上海无障碍发展的要求。

 

中国的群众参与感比较强,动员社区参与也是很大的资源,比如说社区周边修车、卖菜,做小经营的,这些人极有可能被动员起来做点具体工作。可以通过居委会、街道委员会对他们进行一些培训,让这些正式、非正式的资源利用起来作为社会安全方面或无碍出行方面,改善环境方面的重要基础。对一些老年人老来说,这种活动还能增加他们的社会参与感和个人价值认同度。另外,社区里可以设置信息平台,进行管理收集,老人家需要什么,告诉居委会,由居委会组织,并与政府无障碍连接起来,就能方便地调动整理这些资源,更可以向政府提出申请,以便对这些无障碍设施作出评估。社区义务成员也可以去照顾行动不便的人士,这是国情中可以利用的一个重要人力资源。

 

在我国的几次重大城市事件推动下,大家看到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城市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有了快速的发展,与过去相比,我们国家近年的无障碍环境建设主要拓展了哪些重要环节?

 

中国的无障碍事业的建设力度是很大的,刚推行时的着眼点主要是建筑方面,那时提出来的是无障碍设计,主要也就是针对建筑的坡道、电梯等,更关注人的行动能力在建筑中是否受限,而没有思考到社会活动参与方面。如果不能参与社会生活,那残障人在建筑里的行动仍然是孤立、有限的,或仍需依赖别人的帮助;另外就是为残疾人考虑的社会福利事业、街道援助、补助等方面,都未形成完整概念的无障碍环境建设。现在则扩展到物质设施、服务、信息等全方位因素的综合考虑。无障碍建设有着良好的初衷,但在逐步落实推进中也需要经过众多的实验以累积经验。最近我们在研究无障碍交通组织的过程中,就发现有些情况与原来想象的并不相同。比如在一个公交车队里面会有几辆无障碍车辆,这些车辆价钱相对较高,座位更少,但后来发现残疾人士不知如何使用。所以为了不让无障碍资源流于浪费,如何给他们提供专门的信息是重要的。

 

同济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教学团队承担了历时三年的“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课题研究,第一阶段研究成果已集结出版,为《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规划纲要(2007-2010)》的制定提供依据, 而您刚才也提到了您带领的第二阶段的课题研究——“上海市公共交通无障碍建设研究”,据我们了解该项目已于今年5月正式启动了,可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该课题的具体内容?

 

目前上海的公共交通无障碍设施当中,地铁做得比较好,大多残障人反映他们都很依赖地铁,它比较可靠,设施设计也体现着为残疾人群考虑的因素,但地铁的公共交通覆盖面仍然有限。原来也有一些公交车队配备有无障碍车辆,在主要的路线进行示范行驶,但车辆信息并没有与残疾人进行有效对接,且车辆改造成本都比较高,使用下来发现效果不太理想。另外有专为残疾人服务的“阳光车队”,而由出租车公司来承担的“阳光车队”,涉及到费用、企业效应、公平性等诸多问题需要更多的思考和解决办法。设计公交系统的时候,不单是公交车辆,终点站、途径站的设计问题,还涉及到怎样换乘解决,包括盲人通道跟这些站点如何联系等方面,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大问题,需要通过调查、案例分析才能够把这些问题归纳出来,使得无障碍设施用得更有效。这些都包括在我们目前所进行的研究当中。

 

就目前国内城市来看,除了不断改进社会环境和硬件设施,还有什么关键的点让这个城市更加的“无障碍”?

 

无障碍建设的硬件比较容易实现,更难的是这个纲要所包括的一个体系。比如公共场所、公共交通无障碍,是不是只通过无障碍车辆的多少来定夺?除了意识之外,还要制定法律。通过规定、条款,可以更好的发挥资金、人力的效用。在无障碍事业上,从条例到法令,从非强制性到强制性,在体系上进行更稳定地行政贯彻。人与物品之异在于他与社会的联系,这是人重要的社会价值。而价值实现取决于信息、物质,这对于各种群体来说是不一样的,只有立足全盘考虑才能促成一个包容性的社会。

 

(感谢同济大学潘海啸教授,以及施澄、张仰斐对本次采访及材料收集方面提供的支持与帮助)

 

| 0 | by urbanchina | in : 课题 Subject

上海无障碍环境建设成效

 

本文选自《城市中国》第40期——“中国城市60年”

 

 

■ 图片提供: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徐争

 

■ 公共建筑改建:政府机关及司法部门办公建筑1935个,完成率85%; 综合医院740个,完成率90%;航空、火车、地铁、码头、汽车客运站完成119个,完成率80%; 城市广场326个,完成率82%; 大中型商场、购物中心完成473个,完成率81%; 室外公共厕所1635个,完成率80%; 文化场馆267个,体育场馆114个,各类学校3341个。

 

■ 住宅小区改建:已建中高层住宅入口完成6107个,完成率85%; 已建居住小区完成8231个,完成率78%; 社会福利机构改建:543个; 居委、社区服务中心、农村“三室一点”建设:741个; 家庭无障碍改造 37411户(截止2009年6月底累计完成改建和新建项目)

 

■ 道路改建:盲道 2034.838公里; 路口坡道44165个

 

■ 窗口示范单位:东方明珠、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东方医院、上海市盲校、浦东国际机场、梦清园公园等。

 

■     示范地区:徐家汇商圈、静安寺地区、人民广场地区。

 

 

| 0 | by urbanchina | in : 课题 Subject

张园:海天胜处的遥远景致 ——上海同济大学朱宇晖博士聊述张园

 

本文选自《城市中国》第39期——“两岸”

 

【文】朱宇晖

 

明中晚期的松江府城地位,在江南或整个国家都很高,要再和毗邻的苏州府相“叠加”,并不比今天上海逊色——正所谓“江南赋税甲天下,苏松赋税甲江南”。1567年,福建漳州月港一地解除海禁,开关。

 

上亿两世界热钱涌入,而很大一部分就在苏松江两府流动。也是这时,松江,乃至文人园林的鼎盛局面出现了,且成为后来海派园林、或者张园的前世。可惜清朝血腥闭关后,对外贸易最终被广州一地“十三行”垄断,苏州还能维持内部繁荣局面,松江的好局面就戛然而止了。而等到被动开埠后,上海则有了五味杂陈地第二次起飞,当年的文人园林也开始进入城市空间。

 

起初是晚清的1880年代,在静安寺天下第六泉附近出现经营性的小园林——静安寺一带原本就是上海县传统的城郊园林游赏区,有点类似苏州虎丘云岩寺、无锡惠山寺,现在则以静安寺为依托,出现了公共性、经营性的、最根本意义上是城市性的园林,即海派园林的滥觞。而海派园林的颠峰、却也是另类之作的张园,距静安寺不远。张园最初是英国人格侬在“泛静安寺”风景区建造的一处20多亩的花园别墅。

 

1880年代,招商局负责人之一、无锡人张叔和买下别墅,改造后对外开放,让张园空间意义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最具标志性的事件应该是1892年Arcadia Hall(安垲第)的建造。安垲第带有高耸的尖顶和礼堂,风格总体是哥特式,体量并不很大,却变化丰富,洋派十足,一下子几乎成为晚清上海的首席时髦空间、公共集会空间,也让张园进一步“城市化”,成了晚清海派园林的标志。

 

此后如1894年“甲午”战败,1900年“东南互保”——惨烈的“义和团”期间,慈禧在北方向列国宣战,张之洞、李鸿章等南方各省领导人却与国际达成“东南互保”协议,让南方“自外”于战争局面……众多历史事件中,“安垲第”都充当了新市民响应、抗争、建言的活动场所;同时又是平民宴集、游憩的乐园。

 

“安垲第”这样一个可能标示着前卫西化、超脱纵情的公共游赏空间,在一个国家的近现代化转型期,实际上担负、糅合了现代城市应当拥有,但当时上海华人尚不能享有多种公共空间职能——它不仅超越一般花园洋房,在成为中国初期公共营业性游赏园林之后,更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公共空间。它是如此强势,甚至使其它园林景象成为了它的“裙边”,这也是我说张园另类化的原因——安垲第的大草坪取代了传统园林给人的空间记忆。晚上,草坪上时有舞会,散场后马车浩荡而出,车头左右两只大煤气灯,为当年南京西路的辉煌夜景。此外如“海天胜处”剧场的文明戏、猫(髦)儿戏并演,“四大金刚”在张园的活动,都是城市发育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晚清,老城厢的豫园与张园有很好的对照关系。明代的豫园属于传统士大夫,清中叶后属于城市商业集团和城隍庙,经晚清战火涤荡,该空间被迫进一步融入城市,分化为茶肆、商场,乞丐宿夜大假山,青年男女则在园中打情骂俏。豫园挣扎着禁止此种“风化”问题,张园则无此困扰。

 

辗转到1920 年代,张园终于“城市化”为石库门里弄群,这是城市商业发展、公共空间遭吞噬的必然,也有租界当局失职之因。而现在对这类石库门里弄街区的改造,如“新天地”的成功处理,依同济大学朱锡金教授之言,很大程度上在于改造前上海传统里弄建筑已经在江南传统民居基础上“现代化”过一次,如今再次“现代化”,对接难度相对较小。当然,街区不只包括建筑形态,上海历史街区的活化、延伸、发展问题,需要很多社会学、人类学的学者们来共同思虑。比如对活跃、生活在现在“张园”里及其周边的人来说,基本生活需求的便利性当然是第一位的。

 

 

| 0 | by urbanchina | in : 课题 Subject

海峡经贸三十年

 

本文选自《城市中国》第39期——“两岸”

 

文/梁成锦[香港]

 

1979年1月1日有两个历史镜头:一,中美建交;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这两件标志性的大事,也就是当代意义的海峡两岸经贸往来的开端。迄今所有记录几乎都是从1987年11月写起,笔者认为补上前面八年的那一段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中央政府对台经贸政策的背景和分量。

 

197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蒋介石集团被驱逐,世界上各大国陆续与台湾断交。1979年元旦华盛顿与北京同时宣布两国关系全面正常化。美国明确表示尊重中国主权完整不容侵犯;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与中华民国断绝外交关系,废除共同防御条约;撤除美国驻台湾的军队。其时,中国已经和绝大多数国家缔结邦交,全部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代表的一个中国。至此,我们已完成了所有国际社会惯常的法理程序,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然而,中国政府非常明白美国与中国修好只不过是冷战思维下的一种手段,属于阶段性的选

择,美国政府从其终极战略目的出发必然会威逼利诱台湾“去中国化”,与大陆渐行渐远,形成“实质独立”的局面。事实上这三十年间从蒋经国、李登辉、陈水扁年代的领导人更换到政策走向,处处透出美国政府的图谋。中央政府必须对政治上风雨飘摇的台湾地区承担起责任,两岸关系的发展方向应该由我们主导,对台湾当局和人民的工作还得我们自己做!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因此,在公布和美国建交的同一天,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明确倡议通过商谈结束台湾海峡军事对峙状态,实现通航、通邮、通商,开展经济文化交流。沿用新中国成立后行之有效的交往方式,采用贸易先行的步骤。1979年,对外贸易部正式成立对台贸易局。

 

 

对台贸易在非常严格的管理下,由各个部委各个行业配合有条不紊地展开。政策决定了贸易的性质和形态,一切都以台湾人民的福祉为依归,尽最大可能保障台湾工商界的利益。规定所有台湾原产地的商品豁免全部税项,所有交易经由在香港的第三方转口到大陆港口。对台贸易局精心挑选了一批在台湾有经济实力,在不同阶层有影响力而又热心为两岸统一奔走的客户。台湾经过六、七十年代的经济建设,化学纤维,造纸,轻工家电产品等行业已积累了一定产能,急需寻找新的市场。来自大陆的巨额采购,及时地扶助了台湾的企业。假如台湾的产品在品种、价格上和传统的进货渠道有冲突,我们肯定本着同等优先的原则向台湾下货单。短短的一年内,全国的纺织厂都不同程度在使用台湾的化纤,台湾产的电风扇、收录机出现在千家万户。海峡两岸的贸易人员也成了民间交往的先行者,分隔了几十年大家都很急切

从对方找出文化传统上的共同语言,工作之余谈得最多的是对回归的憧憬。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主管对台事务的最高负责人杨尚昆经常到台湾客人下榻的旅店亲切交谈。在1987年 7月台湾还没有解除行使了38年 的“戒严令”和同年11月开放大陆探亲前,台湾朋友是冒着很大的风险来的。蒋经国对《告台湾同胞书》的回应是极其负面的“三不”。一旦发现某人有去大陆的嫌疑,特务就会从台湾一路盯梢。1982年台湾化纤公会的主席鲍先生到香港拜会华润公司,为保密起见从后门搭乘送货电梯,还是让特务给照了相,回到台湾后让情报治安部门纠缠了很长时间。有的朋友因为和大陆接触被列入黑名单投入监狱。对台贸易局长安民(后任商务部副部长)曾很动情地说过:“将来两岸统一了,要给他们立碑!”

 

人心和潮流是挡不住的!对台贸易从第一年的0.77亿美元到1981年增加至3.8亿,至1999年已增至213.2亿,平均年增率为25.1%。1981年开始,台湾开始从大陆进口(当时主要是棉花和煤炭,我们称之为一黑一白),首年0.8亿,到1999年增至45.2亿,增幅同为25.1%。贸易打开了市场,看到了商机带动了投资。在这一时段,已经完成了大陆单向采购——两岸双向进口——台商在大陆设厂——产品返台出口的全部过程。这二十年间投资出现了二次高潮和一次滑坡。早在八十年代中期台湾的产品结构就开始变化,原有的出口优势减弱,而大陆的改革开放已初见成效,两岸的互补优势凸显,特别是中小企业,不来大陆设厂已无法生存,用他们的话来说“来大陆可以马上降低成本百分之三十”,只有“登陆”才能维持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既可以保住台湾的工厂(生产较高级的零件销往大陆),又有机会做大做强。出路是有了,可是台商还只能悄悄的、小规模的西进,因为只有到了1987年7月解除外汇管制,台商才可以间接投资大陆,请注意是间接。1988年6月中央政府及时公布了“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1989年以王永庆为首的大企业家赴大陆考察大型投资,带起了一大片。当年台商投资项目共540个,协议金额5.5亿美元,相当于数年来的总和,形成了第一次高潮。

 

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南巡讲话,随后召开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目标。1993年海协——海基会在新加坡首次会谈,营造了两岸关系平稳的氛围,台商掀起了第二次投资高潮。1992年至1994年间共投资2.3万个项目,协议金额200多亿美元。

 

从1995年开始,李登辉不断挑衅两岸关系,显然是在配合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变动。1996年喊出“戒急用忍”口号,进而制定新的投资规范,严格限制大企业、高科技业进入大陆。1997年亚洲遭遇金融危机。从1995年至1999年,台商投资呈下降趋势。

 

以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为起点,出现第三次台商投资高潮,谁也不愿错过这一重大机遇。进入二十一世纪,台湾经济对大陆的依存度越来越大,台商在大陆的投资逐年增加,同时也不断调整策略。早年的投资集中在纺织、塑胶、制鞋等传统产业,第二波多为小型家电、日用化工、运输工具、水泥建材、食品饮料,第三波则以电脑、电子信息、半导体、精密机械等资本技术密集行业为主导。除层次提高外领域也不断扩大,如房地产业、商业、金融、保险、证券、风险投资、旅游、医疗、教育、媒体都已全面进入。第一波的投资

每个项目平均不超过百万美元,现在亿美元以上的项目很寻常,目标瞄准上市公司和庞大的内需市场。区域格局也经历了从南往北,从东向西、从沿海往内地的过程。三十年的耕耘,台商在大陆的投资早已进入收获期,为数众多的企业在大量的赢利已超过在台湾的母公司,在岛内上市的大陆概念股已然成为台湾股市的柱石。大陆市场给台湾企业注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中央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思维与时俱进,三十年间上了三个台阶,越来越务实、越来越具有操作性。通读胡锦涛2005年4月与连战的两次谈话,2007年在“十七大”上的报告和2008年元旦前夕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30周年会上的讲话,理解了胡锦涛提出的“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的基础,目的和方法:一,坚持“九二共识”是基础;二,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是根本归属;三,深化互利双赢的交流合作是有效途径;四,开展平等协商是必由之路。因此,三十年来从事两岸经贸的所有人,都“共同参与了和平发展过程,也就是和平统一的过程”。

 

| 0 | by 里斯本 | in : UC推荐 Highlight, 观点 View

下水道王国

 

本刊国际版主编、城市规划师苏运升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谈城市下水道问题。

经济观察报 2011年8月6日 文/李黎

 

北京,仲夏。6月底的一场暴雨,让北京所有从写字楼下班回家的人全部变成了“北漂”。人们重拾几年前这个城市也曾因大雨变为“汪洋大海”的记忆。那一天,好几个地铁口水流汹涌壮阔有如瀑布,无数人6点下班后寸步难行,直至深夜才辗转艰难地回到家中。那一天,北京的地铁几乎变成了如下场景:“前方到站:积水潭;再前方到站:‘积水潭’;再再前方到站:依然是‘积水潭’。”

 

有人甚至打趣说,北京但逢大暴雨,便可以看见幻境般的“新燕京七景”:陶然碧波,安华逐浪,白石水帘,莲花洞庭,大望垂钓,二环看海,机场观澜。

 

而在这个城市生活过40多年以上的人们却依然记得,1963年8月,曾有一场百年不遇的暴雨袭击京城,中心雨量达到24小时420毫米,几乎相当于现在北京一年的降雨量。北京城外一片汪洋,但是,城内却安然无恙。为什么?前三门护城河(西便门至东便门)在这个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而后来,前三门护城河因城市建设消失后,城市的水域大大减少。“运河般宽阔的护城河,岸坡下有幼童在芦苇中像青蛙一样玩耍,水面上浮游着群群白鸭,溅着水花……”这是瑞典人奥斯伍尔德的中国游记中描述的前三门护城河旧景。如今,这样的旧景勾起老北京人的怀念不仅仅是因为那一条消失的河流,还有暴雨后不会被雨水淹没的地下铁和低洼地带。

 

雨果在100多年前曾说过:下水道代表着一个城市的良心。巴黎的下水道已经用了一个半世纪,甚至罗马沿用的是2500年前的。为何北京的“良心”总在仲夏的暴雨后,变成一片阴暗的地下水牢,而居住在城市中需要下班回家的人们,在汪洋中无船可渡?

 

同济大学的城市规划师苏运升说:“问题的症结,并不是我们不学西方国家的下水道建设,而是我们彻底抛开了自家老祖宗的传统一味模仿西方的城市规划却不得要领。打个比方,我们拼命模仿舶来的拳击时屡屡被人打倒,却忘记了自己本身拥有四两拨千斤的太极拳本领。”

 

苏运升口中理想的城市下水道规划,没有生硬的术语,却只反复强调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天人合一”的自然境界。他说,无论多么复杂的城市规划,说到底首先一个理念正确的问题:“中国传统的城市规划理念里,一切都力求达到自然和谐的循环。比如挖一条护城河时,挖出来的土便很自然地做了城墙被利用,护城河和自然河道相通在建设初期运送建筑建造的木材,同时又作为泄洪滞洪的河道。那时候中国人想问题的方式讲究循环通达,和真正的自然和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大规模城市化之时,为了发展工业化,河流被填掉,无数的柏油路面被建起……为了在河岸两边建筑,河面无限缩窄,河岸从前可透水的自然土壤变成硬梆梆的水泥。放弃了和谐的结果,就是必然要受到‘人定胜天’思维模式的惩罚。现在城市的绿带远远不够,建筑物都缺乏滞洪能力,屋顶绿化,墙面绿化等等跟自然缓冲的部分都拿掉了。你发现这个城市没有灰色的过渡空间,而变得非黑即白似的极端。”

 

苏运升说,改变这样的局面,并不需要人们想象中的翻地彻改大工程:“你想,如果每个北京的社区大院里都有小型人工湖或滞洪透水湿地的设计,而不是一味抬高地面基础高度来避洪,城市的内涝就不会产生。每个院子的滞洪时间但凡长一点,外面的街道就不会成为暴雨后的河道。同时结合道路两侧的绿带系统,尽可能采用绿化的明沟排水,将城市的绿网水网连接成网络系统,也是新城建设时必须考虑到的。城市规划的科学和中式的自然和谐,其实是一体的。”

 

不要怪总会有恋旧的人。翻开上世纪鸳鸯蝴蝶派小说,北平城的滂沱大雨转成微雨后,总会有梳妹妹头的女学生打着伞去护城河的桥上看雨。闲庭信步在雨间,并不是如张恨水笔下虚妄的旧时世界。

 

旧北平并不是完美的理想之城,但的确有过清浚疏通的下水道。那时候,这个城中哪一条河流和小巷,都不会因为暴雨而崩溃失控。

| 0 | by 里斯本 | in : UC推荐 Highlight, 活动信息 Event

ECO Lifestyles 2011

 

ECO Lifestyles 2011——中国最大最全面的LOHAS行业展

 

ECO Lifestyles 2011上海国际生态生活方式展,旨在实现“公众生活方式引导消费决策,企业优势生态链实现共赢”的展会主旨。展会将会以普及生态低碳理念,彻底改变国人消费习惯,拉动生态行业巨大内需为途径进行绿色平台的建立,聚集品质上乘、客户优质、却产品线单一的绿色企业,通过共建企业优势生态链,共同培育、壮大并共享充满潜力的中国市场。

 

展会时间:2011.9.15-9.17(星期四至星期六)

展会地点:上海世博主题馆(世博馆路111号 世博园B片区)

 

 

展会面积:12000平方米

参展国家:15个

参展商:300家

主办:上海市商务委员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浦东分会

承办:上海亦可为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市现代时尚产业促进中心 上海浦东国际展览公司 上海司朗品牌传播有限公司

观众类别:普通观众(LOHAS产业目标消费群体)时尚白领、户外运动爱好者、准妈妈与新妈妈、正计划买房结婚的年轻夫妻、在中国工作生活的外籍人士、学生、普通公众等

专业观众:政府部门、直辖市、地区官员;餐饮集团,高级餐厅,酒店(为客户选取天然健康食品);超市和百货商店(采购自然食品/环保产品);医院、医药和保健专家;时装、服装生产商(更多的生态环保的选择方案/材料/设计) ;家具批发商和制造商(采购绿色和环保的设计);绿色投资者和绿色企业家(寻找合作伙伴);制造商,工厂和工厂的工程师(寻找环保产品和工艺);零售商,百货公司,快递和印刷公司(寻找环保包装/材料);企业采购部门/采购经理、专业买家(公共和私营部门);工程师/建筑师和测量师;清洁及物业管理公司;地产建筑商、开发商、城市规划师,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建筑专业人士和承建商(寻找环保建筑材料和方法);回收及环保专家;能源、公共事业和资源公司;分销商、代理商、批发商;研究机构,大学,咨询公司和公益组织;记者和媒体等

 

展品类别

 

自然健康之家自然健康食品;有机餐厅、有机咖啡厅;婴幼儿产品;儿童及青少年产品;会员制环保俱乐部

环保美化之家绿色地产及生态家居;环保服饰及配件;家装饰品;环保家具;环保袋、环保包装品、环保可再生纸;绿色出行工具

智能安全之家电子产品;家电用品;健康医疗用品;有机认证机构;空气质量检测机构;家用安全用品;再生循环技术;节能科技、太阳能面板;卫生与节能服务

 

为什么举办 ECO Lifestyles 2011

 

1/10中国人投入LOHAS生活,全世界LOHAS消费者将翻一番乐活教育是一切乐活产业的先导。彻底改变国人消费习惯,是拉动行业巨大内需的途径。以生态生活方式引导大众消费决策,以强劲消费需求推动企业发展。
中国最大、最全面的LOHAS行业展欧美LOHAS产品已成中高收入阶层日常消费,而国内产品渗透率、普及率尚不足1%,LOHAS产业发展迟缓。注意低碳环保与民众生活相结合的国内企业更迫切需要这样一个平台——ECO Lifestyles 2011生态生活方式展,即是根据LOHAS理念打造的绿色营销平台,旨在聚集生态生活产品企业,共同培育、壮大并共享中国市场。
抢占上海市场、就是抢占中国市场的制高点上海是高知、中高收入人群集中地,消费需求着重“更好,更健康”。同时高度紧张的生活节奏,迫使人们更渴望身心健康。而刚刚闭幕的上海世博盛会,推动“生态之家”的概念普及,同时也催生了人们更强的环保责任感,更易接受健康可持续的生态生活方式

 

同期展会:零碳生活设计展

 

零碳生活设计展是一个在中国最具创新的可持续发展设计展。向设计师与企业就致力于环保意识交流提供一了个产品交易平台。零碳生活设计展以室内设计,家具,家居艺术和时尚为重点,将展示一系列创新的生态设计。本活动还将为城市居民了解生态设计,绿色产品,生态的选项和怎样更低碳的生活方式提供一个平台。业内专家人士也将举办一系列的互动生态活动和提供现场讲解。首届可持续设计比赛 ——零碳生活设计大赛,即将展开。 创意是一切产业的源头,也是设计的核心价值。2011零碳生活设计大赛以零碳生活创意设计为载体,突出设计的前瞻性、跨界力。贯彻设计的理念即是让生活简单化、情趣化,并最大程度尊重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大赛设立国际评审团,在国际范围内进行征稿,并在专业学术顾问与业内领军机构的指导下,力图使本大赛兼具专业性、学术性和时尚性,同期公开举办“零碳生活设计展”为参赛者提供国际交流、展示自我、对接设计产业链的有效平台,同时也成为发掘设计创新型人才的专业舞台。 
大赛优秀作品与大师设计同场展示,并于设计师论坛得到国际大师评委团现场专业评鉴。让海外设计师登陆中国市场、国内设计精英扬名业界。同时邀请供应商、知名制造企业代表与设计师交流如何推动创意商品化,为优秀设计提供自由买卖、自由交流的国际共享平台。

 

为什么举办零碳生活设计大赛及作品展

 

- 汇集国内外设计师,著名的设计公司, 制造商,材料供应商,非政府组织,设计学校和其他专业人士形成一个有意义的互 动,以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创新发展行业 - 为生态设计创造机会,使他们可以被运用在商业化的市场 - 发现新一代的设计师,鼓励他们倡导更多的环保意识,并促进生态创意产业 - 呼吁公众关注生态设计,鼓励他们在中国采取环保措施及绿色实践。

 

你能从中获得什么?

 

- 作为来自创意行业的设计师和专业人士,您可以在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中展示您的创新生态设计。

- 接触消费者,了解他们的需要和意见- 与专业人士,设计师,投资者,经销商,绿色商业企业家,制造商和非政府组织对接

- 强大的媒体宣传

- 建立一个中国发展生态创意产业的立足点

 

欢迎访问展会网站

| 0 | by 里斯本 | in : UC推荐 Highlight, 活动信息 Event

2011上海国际规划与建筑设计展览会

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与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联合主办、上海立傲展览有限公司承办、《城市中国》杂志协办的上海国际规划与建筑设计展览会,将于2011年10月13日至15日于上海世博中心隆重召开。

 

市场背景

 

随着中国城市城镇化进程持续,每年有上千万人口由农村转入城市和城镇购房居住。目前中国有超过百万人口城市150个,2030年后超过百万人口城市将达到400个。超过千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将达到8个。2010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8267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10.43亿平方米。城市化进程持续和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让中国成为是世界上建筑市场最大的国家,全球几乎一半的建筑在中国建设,这个市场规模仍然在持续增长。中国巨大的工程建筑市场为国内外勘察设计、规划与建筑设计企业创造了绝佳的市场契机。

 

关于展会

 

Plan+Design将吸引来自全国各地及美、欧、日、韩等国家的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工程设计、商业装饰设计等领域的优秀企业参展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可以在展会中会见极具潜力的应用客户群与合作伙伴。展览会的举办也将促进中外规划与建筑设计行业间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行业的整体发展。

Plan+Design将为展商与城市国土规划、地产开发商、城市基础建设、公共建筑建设,工业、交通、能源、水利工程建设等领域的决策者及参与决策者和专业人士提供一个相聚的良机,Plan+Design将努力构建一个全面的供需交流平台。预计展览会将有来自中国、欧美、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一流的规划和建筑设计公司和企业,来自各国的参展商可以在这届展会中面对面会见极具潜力的应用客户群和合作伙伴。参展商将通过Plan+Design展会,进一步掌握中国和亚洲地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市场的发展状况和市场动向。Plan+Design展会的举办也将促进中外规划与建筑设计行业间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建筑设计与规划行业的整体发展。

同期举办博览会介绍继上届中国城市土地推介上海博览会于2010年10月10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隆重召开后,2011年10月13日将在世博中心同期举办“2011第二届中国城市开发运营与地产业博览会(City land)” 博览会将吸引来自北京、天津、上海、长沙、苏州、秦皇岛、福州等40多个城市的国土规划、房地产开发商、城市运营管理等机构参展。意在构建城市、地产开发与设计企业的对接,形成城市管理、土地推介、设计展示三者联合的高效展示交流平台。为参展商与城市国土规划、地产开发商、城市基础建设、公共建筑建设、工业、交通、能源、水利工程建设等领域的决策者、参与决策者以及专业人士提供相聚的良机。 现场总计将吸引一千多家来自全国各地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商入场参观。

 

展会优势

 

专业、国际化的大设计视野将吸引来自全国各地及美、欧、日、韩等国家的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工程设计、商业装饰设计等领域的优秀企业参展商,将促进中外规划与建筑设计行业间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行业的整体发展。精准、高效的交流展示窗口展会参观者中云集了来自国内房地产商、境外地产开发投资商、国内外金融机构、集团跨国公司等社会各界精英人士,将让您直接对接超过3500家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及300多个城市地方的业务发展机遇,使得本次搭建的城市、土地、设计联合展示平台精准而高效。第一、唯一的联合展示平台本次展会是首创的,也是唯一的,将规划、设计企业与可开发土地(项目)一并进行同期展示,意在构建城市、地产开发与设计企业直接对接,形成城市、房地产开发与规划、建筑设计联合展示的专业化高效展示交流平台。高端、时尚的展览服务场地上海世博中心位于中国馆斜对面,临黄浦江。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后,是上海的最耀眼的展览展示功能地标,是上海与世界交流的重要窗口。

 

参展内容

 

城市规划

 

城市发展战略、区城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工业园/开发区规划、交通规划。

 

建筑设计

 

住宅、公寓、办公、酒店、商业、别墅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行政、体育、医疗、教育等领域建筑设计。

 

景观规划设计

 

风景园林绿地系统、景观规划设计、市政工程规划设计、城市照明灯光设计住宅社区景观设计、建筑关联景观设计、公园、广场等景观设计。

 

重点工程

 

公路、机场、港口、桥梁、电力、市政、水利等重点工程项目设计。

 

建筑装饰设计

 

商用建筑外装饰设计,商业建筑室内空间设计。

 

低碳建筑技术

 

建筑用能、结构、维护领域低碳建筑技术、设备、材料。其他相关的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规划、设计软件、模型、图书等。

 

参展形式

 

电视、模型、书籍、设计彩稿平面图、设计推广会、摄影作品、幻灯投影、电脑与多媒体演示、展台特殊搭建以及利用声光电表现技术、著名建筑师与观众见面等。

 

广泛的媒体报道

 

让您的展示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来自国内外250家涉及城市开发、房地产、工程、市政、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等领域的专业媒体、大众媒体,运用网络和杂志、电视、报纸等各种传媒手段对展览会进行全面的报道,为中国城市开发与城市规划、地产业、建筑设计领域提供最新的信息。您的企业将获得展前、展中、展后媒体宣传和信息发布,全方位覆盖全国市场。

 

欢迎访问本次展会官方网站

 

展会地点见地图

| 0 | by 里斯本 | in : UC推荐 Highlight, 活动信息 Event

第七届中国商业地产博览会

 

中国商业地产博览会已成功举办了六届,是中国境内目前唯一以“城市、地产、商业”为主要内容的大型专业博览会。博览会通过展览展示、大会论坛、项目洽谈、招商对象、考察交流和参评颁奖等一系列活动为各地政府及相应机构、商业地产开发商、投资商、运营商、专业服务商和楼宇设备设施供应商及品牌商家搭建一个全景式商业地产产业链展示交易的高端商务平台,连续五年被国家商务部列为重点支持的会展项目。201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执行机构——国际信息发展网组织联合组委会在博览会及上海世博会上共同举办了“中国商业地产主题日”活动,开辟了中国商业地产走进世博会的先例。博览会已成为中国商业地产领域中规格最高、最具品牌价值和影响力的行业年度盛会,是中国购物中心联席会议的指定展会。

 

展会时间:2011年8月18日-20日

展会地点:上海国际展览中心(娄山关路88号)

 

 

主办单位:中国商业联合会 上海购物中心协会
支持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上海市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中国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联合会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中国购物中心联席会议 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 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 优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官方顾问:雅仕铂(亚洲)机构
媒体协办:房地产时报
媒体合作:搜房网 第一财经·第一地产 《城市中国》
承办单位:上海购物中心协会会展部 上海华源商务展览有限公司

 

五大展示板块

 

(一)城市板块
全面立体展示推介,提升城市品牌
呈现城市投资热点,促成专项对接
高端论坛分享理念,开拓发展空间
热点城市的区域投资开发规划及一级土地开发和优质地块供应推介
城市(区、县、镇)发展规划、商业网点布局规划
城市交通枢纽商业功能区配套规划
新城区开发、旧城区或老建筑改造规划
旅游休闲小镇建设规划
城市优势资源项目及最新地标性项目等

 

(二)商业地产板块
展示品牌形象,树立行业口碑
推介产品项目,发展潜力客户
高端论坛对话,多方观点碰撞
对接投资机构,促进融资合作
从事商业地产开发的品牌企业、区域龙头企业和上市企业。
各类最新优质商业地产项目,如商业广场、购物中心、主题商业街、旅游休闲小镇、产权式酒店、商务办公楼、工业研发楼宇、城市综合体和复合型商业物业等。

 

(三)专业服务板块
展示案例成果,扩大品牌效应
对接开发项目,导入专业服务
吸纳绿色低碳,引领行业发展
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商业设计等机构
营销代理机构
广告策划机构
金融服务机构
物业管理运营机构
法律、税务咨询及审计机构
企业管理信息化软件供应商等

 

(四)设备设施板块
目标市场清晰,创造拓展商机
对接开发项目,结盟合作伙伴
参与评选推广,传播企业品牌
装饰硬件:商用电梯、供热采暖设备、通风排风设备、大型中央空调设备、商用旋转门、玻璃幕墙、建筑贴膜、室外休闲设施、园林景观绿化、垃圾处理、照明设备、节能环保技术、通讯网络系统、综合网络布线、管道配套设施及技术等
智能化管理系统:楼宇自控系统、公共广播系统、智能照明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防盗安检设施系统、门禁系统、停车设备及管理系统、信息化管理控制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智能收费系统、指示导购系统等
环境清洁配套:卫生洁具、清洁设备及用品、楼宇外部清洁和护养、窗体清洁、排水沟和下水道的清洁保养、石材养护产品设备等
商用物业管理:酒店、公寓、商业设施、公共建设场所等物业项目的管理服务机构等
其他:可再生新能源系统及其应用等

 

(五)品牌店板块

立体推广品牌,扩大企业影响

选择优质物业,实现品牌布局
对接投资人士,促进品牌发展
零售百货、餐饮食品、服装皮具、黄金饰品、休闲娱乐、保健美容、婴童护理、家居生活、教育培训、生活服务等。

 

活动安排

 

(一)展览展示
本届博览会在展览现场将分别设置城市、商业地产企业及其项目、专业服务、楼宇设备设施、品牌商家五个板块,全景式展示商业地产相关产业的产品、项目,提供展览展示、交流交易的高端商务平台。
(二)中国商业地产高峰论坛
紧密结合新一轮城市化进程及转型商业地产开发中的热点问题,邀请国家部委资深专家和企业精英到会就“金融资本与商业地产”、“经济转型与商业模式”、“绿色低碳与创新发展”等话题演讲和互动探讨,共商中国商业地产可持续发展大计。
(三)中国商业地产招商大会
博览会将和品牌联合委员会及相关国际行业组织,选择数百家品牌商家、投融资机构和商业地产发展商零距离接触,发展潜在客户,建立人脉资源。同时,交流开拓计划和发展需求,寻找合适的商业模式。
(四)热点城市(区)招商推介会
组织热点城市土地推介会、商贸服务业及优势资源推介或项目招商发布会等。                        
(五)典型项目考察交流    
参观考察上海及周边地区优秀商业地产项目,进行现场点评、剖析项目的成功之处。
(六)中国商业地产颁奖庆典    
盘点2010-2011年度对中国城市商业发展有卓越贡献的城市、企业和商业地产优秀项目、杰出个人,为行业树立集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于一身的新时代标杆,并在博览会期间给予颁奖授牌。

 

观众对象

 

各级政府及其相关机构
房地产开发企业
各大商业银行、信托、拍卖、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及投资人士
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商业设计机构
建筑工程、装潢装饰企业
商业地产运营机构
咨询顾问、策划广告、代理、物业管理等专业服务机构
商业零售、餐饮服务、各类连锁品牌企业
新闻媒体
其他相关企业

 

欢迎访问本次展会官网

Resize your browser. the windows is too lit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