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自《城市中国》第20期——“重庆直辖”

文/张琪(重庆)

 

2007年3月20日,一场名为“从西南出发——西南当代艺术1985-2007”的展览在广东美术馆开展。这次展览展出了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20多年西南地区的重要艺术作品和文献;参展艺术家跨越了三个年龄代,他们都出自西南,而很多艺术家都已经驰名中外。这次展览从规模到展出内容上的时间跨度以及参展艺术家的数量几乎是对整个西南当代艺术的历史书写。

 

【从西南出发】

 

西南艺术以其反思历史,直面伤痕,表现乡土的突出走向,体现了作为人文艺术所应具有的独特的艺术品质和精神特征。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真正开端,’85美术新思潮的出现与西南艺术对现实历史富于直面和挑战的精神有着衔接关系。此后,西南的当代艺术表现为强调人文,关怀生命,以一种深切而敏感的内心体验和内在精神,关注中国人的生存现实和生命境况。1980年在重庆沙坪坝的“野草”画展是一次民间自发性质的展览,却和同一时期北京“星星画展”一同被看作南北呼应的重要展事。参加那次展览的艺术家包括罗中立、罗群、张仁强等。他们的作品,和以及后来毛旭辉、张晓刚、叶永青为代表的“新具象”西南艺术群体,共同奠定了“生命流”绘画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西南地区有着独特的气质:既远离中原文化,又远离东部沿海地区的商业价值观,所以西南地区的艺术总是具有原生的力量,关注人本身和人的生命状态后来成为了四川美术学院一贯的主题。“从西南出发”意味着关注最具生命的力量,关注本土艺术的价值,这是我们之所以创办锦瑟画廊的文化基础,也是我们在创办锦瑟画廊至今最关心的东西。

 

【四川美院与重庆】

 

重庆直辖之初,有不少社会人士考虑到四川美术学院在直辖市重庆而提议将原“四川美术学院”更名为“重庆美术学院”,但后来川美仍沿用了以前的名称。

 

不久以前,许多媒体还称重庆为文化沙漠。排除夸张与不公正的判断,我们能够看到的现象是位于重庆的四川美术学院培养出了大批的艺术家,但这些艺术家除了少数留在川美任教外,大都流向了其他地方。除了出国或去东部沿海地区的外,留在西南的艺术家,更多地去了成都、昆明、贵阳等城市。我们在成都有很多艺术圈的朋友,他们几乎都是在重庆接受的艺术教育。

 

究其原因,一方面成都有更休闲的城市气质,这种放松的生活状态是艺术创作的良好土壤,能够给艺术家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创作。而重庆快速的建设和相对快节奏的生活,不具备能够停下来思考的条件,往往表现出一种原始的生猛。生猛的力量塑造了艺术家原始的气质,但却给不了他们发展的土壤。另一方面,除了四川美院之外,重庆没有其他艺术机构为这个城市的艺术家搭建表达自己的平台。这个城市培养了艺术家,但却没有更好的途径使得社会去了解他们。我和姐姐张莉都毕业于川美,工作之后深深的感受到了这种境况的尴尬。我想这也可能是我们最初想创办锦瑟画廊的原因吧。

 

【锦瑟之初】

 

1998年我们创立了锦瑟画廊,那个时候重庆还没有画廊,甚至没有画廊这个概念。整个城市当时正处于经济建设的快速上升期,当代艺术对于大众来说是和生活毫不相干的异类的事情。普通市民们所关心的大多是怎么通过装饰使得自己的家变得漂亮一点。这样的背景促成了我们办画廊最初的想法:希望与城市家居布置结合在一块。

 

我们的第一家画廊选址在中天装饰城,它是重庆第一家超大规模的装饰城,当时进入的时候只有我们唯一一家画廊。按照最初的意愿,我们开始实践自己的艺术理想。画廊所展示的都是完全原创的陶艺及油画,我们为的就是让大众知道在自己的家里面也能摆上原创的艺术品,是独一无二的,而非批量生产的复制品。现今的消费更加趋向心理和体验的方式,而在当时这样的做法必定因其超前而充满了困难。

 

刚开始做画廊时,我们体会最深的就是重庆在当时完全是一片文化沙漠。这一方面说明这个城市还处在文化生产方式的初级形态,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她对文化和艺术潜在的需求。这部分需求马上被类似“大芬村油画”生产方式所填补。当时重庆还有两个大芬村油画生产企业的连锁店,一些名家的作品被粗糙地迅速复制,以远远低于作品真正价值的价格投放到市场之中。这类事情给刚起步的锦瑟画廊以巨大冲击,我们面临着艰难的抉择:是适应当时的市场去批量复制艺术品赚钱,还是坚持走原创艺术的道路?无疑后者将更为艰难。最终,我们决定把画廊当作公益事业来做。

 

2002年我们开始在临江门的现代书城做自己的第一个原创画廊。在装饰城售卖装饰画赚的钱被用来支持这间原创画廊,并大量地参与到重庆市的艺术活动当中。其中包括起步时期的“重庆青年油画展”、“人民的艺术——吴冠中作品展”以及后来陆续进行的各种展览。这些原创展览在市民中的反响很好,在频率上也比重庆美术馆的高。虽然一直亏损,最多的时候我们用五家装饰画廊的收入填补锦瑟的费用,但画廊慢慢地和重庆艺术市场形成了越来越好的互动关系,并且收藏了很多画家的原创画作。

 

【人·人·人】

 

2005年春节我们搬到了位于重庆朝天门的市规划展览馆,结束了所有在装饰城开的画廊。搬来后,锦瑟画廊调整了新的思路,开始筹办一些更扎实、更专业、更高端的展览。2005年,锦瑟画廊和重庆的地产开发商“融侨半岛”合作举办了一次展览。我们邀请了一批在重庆也是很有名的画家,比如版画界泰斗康宁。这种和房地产商联合办展的方式具有更广泛的公众影响。因为在当下的城市中,地产商实际上是整个城市建设的实际执行者,他们对于城市的影响会直接地反映到文化和艺术上。与商业资本合作的方式,对于推动整个城市的文化建设而言是有效的。

 

到了2006年,我们自己也策划了一次非常成功的展览,展览主题正是“人·人·人”。作为重庆的本土画廊,我们真正开始去发现立足本土和西南地区艺术的传统和力量。“人·人·人”的参展者大多是四川美院的资深艺术家,他们在艺术上各有追求,但不管是从装饰性的唯美倾向到粗砺化的表现主义,从宗教般的母体崇拜到世俗化的茶馆生活,从特征鲜明的农民形象到清色轻薄的青春女性,从异乎寻常的乡村景像到极度夸张的市井人物,每一位艺术家的作品总和这个时代、这个地域的“人”发生关系。这是四川美术学院的优良传统:关怀人文、注重深度。

 

锦瑟画廊就是把艺术家的作品介绍给城市、介绍给大众,连接艺术家和公众之间的一座桥梁。从2005年之后,画廊得到了从政府领导到普通市民各阶层人的关注。重庆从来不缺少非常优秀的艺术家,四川美术学院有中国最好的油画系之一,但在以前整个城市对他们作品的了解甚至比国外对他们的了解还少。因此,川美不少教授的作品都直接销往国外。但现在画廊能为他们组织展览,市民也能更多的了解我们自己城市的艺术。在关注本土艺术家的同时,我们也开始关注那些年轻的、还没有什么名气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非常原生、发自内心,本身就是对“人”很好的解读。到今年画廊已经签约了几个年轻艺术家,画廊就是他们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

 

【十年与未来】

 

画廊从1998年开始创建,到现在差不多快十年的时间,和重庆直辖的时间基本一致。在这段时间里,重庆城市的文化氛围越来越好,我们也面临更多的机会与更多需要努力去做的事情,也许这正是画廊和这座城市建立起的一种良好互动的关系。

 

今年6月,在川美外面一条长1.25公里,拥有4万多平方米涂鸦面积的街道,在经过300多工人、学生、艺术家近一年的日夜努力后,成为著名的“涂鸦一条街”。从政府到学院,从艺术家到市民都似乎加入到了各种官方的民间的文化活动当中来,希望这种活力不是一种短期行为,而是具备长期效应的、真正融入到全国乃至全球语境中的艺术。

 

2007年6月18日,由意大利新文艺复兴基金会、首届中国重庆文化艺术节办公室主办,锦瑟画廊协办的 “意大利珍宝画展”在重庆市规划展览馆开展,同日另一场名为“水”的画展也在锦瑟画廊开展。晚上烟花在朝天门盛开,重庆直辖十周年庆典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