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ban China

北京

| 0 | by 里斯本 | in : UC推荐 Highlight, 城市研究 Urban Studies

《城失》:惊喜背后的故事

[点击上图观看视频]

 

2012年7月间,一部名为《城失》的视频短片在优酷网和新浪微博上走红,本刊自@钱塘交通论坛 转发了这部短片,获得了众多城市规划学者和学生、城市研究相关专业人士的认可。这部关于北京交通拥堵问题的颇具专业性的视频短片,是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2008级的3位学生李心怡、田长乐和韩頔制作的。来自动画专业的学生团队,在片中显示出了相当程度的城市规划专业水准,给我们带来了惊喜。为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本刊采访了制作团队代表韩頔。本采访的节选刊登于054期《中国梦:重塑文化认同》中,在此刊出全文。

 

团队成员:韩頔、李心怡和田长乐

 

采访/梅雪健[本刊实习编辑]

 

Q=城市中国

A=韩頔

 

拍给每一个“在路上”的北京人

 

Q:你们是怎样萌生策划这个作品的想法的,在关注城市问题的时候做了哪些思考?

 

A:我们三个人,田长乐来自北京,李心怡来自广西桂林,我来自天津。虽然有两个人不是北京人,但都对这座城市有很深的感情。我们小时候都经常来北京玩。那时还不太记事(90年代初),模糊的印象中,基本上只有二三环快速路的形象,只记得北京的马路很宽,过街要走天桥或地下通道。大了之后来北京上大学,与之前的印象一对比,明显体会到了公路对街道两旁的蚕食。也感受到了出行越来越不便,交通越来越拥堵。更不用说我们组里土生土长的北京人田长乐,他的家住在东城区的核心地段,亲眼见证了周围一片片胡同的拆迁改造和马路拓宽,积淀下的历史和文化也在一瞬间湮灭消亡。

 

本来我们都讲叫“物是人非”,但在北京,站在儿时来过的地方,却和记忆中没有一丝共同之处,物都不是了,一点点回忆的感觉都没有。这不就是精神和文化的流失么?牺牲了历史文化,但我们每天出行仍然举步维艰。有人说在北京,一天只能办两件事,上午一件,下午一件,其他时间全在路上。每次去一个地方,都要提前一两个小时就出门,也就是提前两三个小时就要在家准备出门。每次在外面已经很累了,想到回家还要站1个多小时,真的很崩溃。如果自己开车在路上,每天在路上各种被加塞被抢行,搞得开车和打仗一样,危险不说,还不够受气的,还要担心不要走错路,错过一个出口,掉头就要好几公里,还有可能堵在桥下掉头处,浪费很多时间。

 

天天在修路拓宽,历史文化也没了,街边的小商业也没了,路况却没有任何好转。所以我们决定拍一部和城市交通、城市规划有关的片子,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强烈重视。北京变成这样这么长时间了,没有任何好的变化,肯定因为这是一个多元的,牵扯到非常多方面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大家的问题。所以把这个片子拍给每一个“在路上”的北京人,让我们每个人一同思考,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看看大家能否在每天的生活和工作中,做一些点点滴滴的事情,能对这个城市的交通状况有一些积极的影响。

 

在路上,感受城市发展的脉搏

 

把国图里的专业书包圆了

 

Q:作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对于视频主题表现的城市问题,你们是怎样搜集资料和选择拍摄内容的?在事前资料的搜集准备和拍摄的过程中有哪些背后的故事?希望能和我们分享一下。

 

A:一开始只是有这个想法,但我们根本对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的知识没有一点了解,周围也没有同学学习相关专业的,没法与专业人士沟通。我们只能选择去国家图书馆查资料。当时是一月末,我们住的地方都离国家图书馆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不像在学院路的那些大学上学的同学们离国图很近,所以我们每天都要早起去图书馆占座,呆到傍晚才出来。图书馆里有关城市规划交通设计的书有三个书柜,我们几乎都翻遍了,把里面觉得有关的有用的有道理的话摘抄下来,之后按类别汇总,再删节串写。说起来很容易,实际经历了很长的时间。

 

搜集的信息涉及城市的方方面面,有交通现状、区域功能规划、城市肌理、道路规划、居民出行方式、城市景观、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保护这几个方向。我们再以写文章的思路,将这些信息串起来,每段之间的过渡伤透了脑筋。我们大概去了一个月图书馆,前后又删减了四五遍稿子,最终才把稿子压缩在5分多钟的时间。其间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可能每个人都遇到过,从我住的地方到国家图书馆,需要先坐公交再换乘地铁,不堵车的周末大概需要1个半小时的时间。工作日就要长一些了,两个多小时。但有时早晨出门时间就差十分钟,最终到达的时间却可以差四五十分钟。随着交通流量的增加,拥堵时间会被一点点放大。所以在大城市,早起早出门是避免在路上浪费时间的最大法宝。

 

拍摄过程就更长了。在没有稿子的时候我们就去拍了,做各种拍摄设置的试验,各种不同的机位取景。我们也练就了绝技,在网上看到北京的图片,尤其是俯视的图片,能指出大概是在哪个高点上拍摄的。从去年11月到今年的5月,北京所有的晴空万里的日子,我们都在大街上城市中。拍摄从夕阳到城市的灯光亮起来的过程要先踩点,再拍摄,在30多层的顶楼上被风吹着两个多小时,更不用说还有过车坏在路边和撞车追尾的经历……

 

拍摄历程虽然辛苦,但拿出作品更令人愉悦

 

希望城市的发展观念能有转变

 

Q:不论是专业或者非专业的人士,我们都有必要把目光投向城市规划上去。对于现在的城市规划和建设,除了视频上表达的内容,你还有什么别的想法?

 

A:我们几个都是城市规划交通设计的门外汉,所以下面的话只是些拙见,难免有些不准确,不到位的观点,请多包涵!

 

我们国人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式,大宽马路是现代进步的象征,汽车的数量的突增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但这些,都是能够致城市于死地的事物。城市本应是生产力达到一定规模而衍生出的人类聚集地,但每天都有大量的生产力花在了道路上,人类的聚集也被道路阻断,人们把自己关在车里不与外界接触,走在城市快速路上,晃过的只是大片的荒地。摩天大楼的高度总在不停的增长,在城市中就算仰视,也看不到多少天。中心城区的古老建筑总逃不过被拆除的命运,可笑的是她们在为一栋栋不伦不类的仿古建筑让路。城市的人们已经不知道多久没有美美的睡上一个充足的觉了,不知道多久没有呼吸过新鲜湿润的空气了,不知道多久没有见过壮丽的天际线了。但更奇怪的是,人们也不知道有多久的时间花在了路上。丢失的时间去了哪?我们谁也说不出。

 

从资料中可以了解到很多治理交通的方法,许多欧洲国家的做法都在以追求交通稳静化为目的,他们逐渐将街道空间归还给行人,减少过境交通,对交通实行物理限速等限制。比如将区块内的道路修得多弯,故意设置变窄的道路部分,或者在区块内以不同的材料铺设,让驾驶者认为,这是一个封闭的区域,减少驶入。对于主干道,采取各种管制措施。比如美国就有Car Pool车道,就是只有乘坐人数达到一定数量的小汽车,才能驶入这条车少的快速车道,这当然需要很大力度的监管。还有叫做“公共汽车闸门”的限制器,只有轮距宽的公车才能够驶入,轮距窄的小车是开不进去的。甚至对于一些城市来讲,他们更侧重于个人交通与公共交通的接驳,比如在日本,地铁站周围的停车场包月价格会比较低廉。在一些北欧城市,地铁有专门的自行车车厢,公交车也有专门捎带自行车的位置,这样能让自行车的覆盖范围变得很大……

 

可能对于中国的大城市而言,这些办法都不是很现实,但可以作为今后的发展目标一步步努力。基本的大方向却一定要明确。拿北京来说,北京既发展公共交通,又在给小汽车不停的拓宽马路,这本身就是完全相悖的。而更有些城市,比如我的家乡天津,还没有意识到正在步北京的后尘,正处于北京90年代那样大力兴修宽马路快速路的恶习时期。这些观念的转变,说起来是当权者规划者的问题,但其实和我们每个人的理念都有关。我们总在说路太堵,可是我们本身就是路的一部分,同时也在把别人堵在路上。我们的每一个举动,每一个观念,其实都能对这个城市产生影响。城市只会把影响放大,而不会让影响消亡。

 

紧张忙碌的后期工作

 

《城失》的主创人员们已经毕业,两位开始攻读硕士学位,一位成为自由摄影师和影视编导,他们仍在关注城市问题,并希望制作更多佳作,引起更多都市人对城市发展的关注。欢迎感兴趣的人士与他们联系合作拍片:

电话:15101024236

邮箱:hdcat45@gmail.com

 

编辑/里斯本

| 0 | by 里斯本 | in : UC推荐 Highlight, 活动信息 Event

第二届北京时尚家居展预热

第二届北京时尚家居展明年6月北京新国展盛大举行

时尚家居精品荟萃 引领2012家居潮流风尚

随着国内经济稳步向上,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消费者愈趋重视生活品质与家居品位,家居市场如火如荼。相对于发展成熟的华南家居市场,华北地区绝对是家居品牌扩展业务的必争之地。乘着天时地利之优势并瞄准华北内销市场蕴含的高增长潜力,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东莞名家具俱乐部与香港雅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再度携手,于2012年6月22日至24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举办“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时尚家居装饰展览会”,简称“2012北京时尚家居展”,旨在打造一个真正可以满足家居行业买卖双方需求的交流平台。
“2012北京时尚家居”是立足北京、辐射华北地区,定位为探索“时尚·设计”的家居博览。承袭首届之佳绩,2012展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展出面积达到27,000平方米,预计吸引逾300家参展商及15000名来自中国及世界各地的专业买家参加。展会将为家具、家居饰品、家装材料及布艺等行业内的制造商及设计公司提供一个主要面向家装装潢公司、设计师、经销商及高消费人群的卓越推广平台。

展会同期举行五大专题展 整体家装时代中实现共赢

“2012北京时尚家居展”同期举行“北京时尚家居饰品展”、“北京时尚家具展”、“北京时尚布艺及床上用品展”、“北京时尚家装材料展”和“北京时尚家居设计展”5个专题展览,当中凝聚了国内外来自时尚家具、家居饰品、整体厨房及相关产品、卫浴洁具、家装公司、设计公司、节能环保家装材料等行业著名品牌企业。

精彩纷呈的五大专题展览平台,不仅是家居行业买卖双方沟通的纽带,同时为家装公司与家具、饰品及建材等制造企业在整体家装时代中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开辟了道路。我国过去十年的高速繁荣发展同时代表着市场的重大改变,消费者对家装服务以及家居产品质量的追求造就了整体家装的趋势。“2012北京时尚家居展”把家居产品及设计潮流悉数呈现,为整体家装提供了“一站式”采购平台,与中国家装行业、家居品牌及家居产品生产商共同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新品质生活”主题同期活动

家居装潢流行风格在过去几年一直在迅速改变, 由奢华家居格调逐渐转趋简约,近年更是着重低碳、环保、节能和舒适美。同时,以软体装潢和家居装饰彰显品味更是潮流风尚。作为引领设计潮流的“2012北京时尚家居展”,主办单位将与合作伙伴携手举办一系列紧扣展会主题“中国·新品质生活”的同期活动,以未来家居消费潮流和整体家装的趋势两大焦点议题,举办交流活动、高峰论坛、展品专业评比大赛、家居设计展示区等活动,与展商、专业买家及高端消费者共同探索切合我国人民需要的品质生活。

行业权威组织强强联手 星级展商鼎力支持

“2012北京时尚家居”由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东莞名家具俱乐部以及雅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材料委员会、全国工商联家装委员会、广东现代会展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北京雅展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协办。“2012北京时尚家居”更荣获星级展商──名萃家居有限公司、盈湖有限公司、维维贝拉VivaBella──的大力支持,率先成为展会的战略合作伙伴。主办单位亦与拥有庞大家装公司及设计师网络的“设计圈·中国网”及“家饰汇”紧密合作,在展前至展会期间举办一系列延伸活动,为展商创造与重点买家,包括全国百大家装公司、设计师及经销商良好的交流机会,捕捉潜在商机。

如有查询,请与雅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刘东娇小姐联系, 电话:(86 10) 5129 3366 转813

参展查询:香港 – 廖倩婷小姐 电话:(852) 2516 3521 传真:(852) 2516 5024 电邮:hfd@adsale.com.hk

中国 – 王燕燕小姐电话:(86 21) 5187 9766 – 274传真:(86 21) 6469 3665电邮:hfd@adsale.com.hk

参观及传媒查询:香港 – 朱明怡小姐电话:(852) 2516 3381传真:(852) 2516 5024 电邮:publicity@adsale.com.hk

中国 – 刘东娇小姐电话:(86 10) 5129 3366 – 813传真:(86 10) 8460 2816电邮:visitor@bj.adsale.com.hk

展会官方网站www.homefashionbj.com

雅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网页www.adsale.com.hk

“2012中国(北京)国际时尚家居装饰展览会”主办单位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成立于1984 年,以促进行业生产力发展为目标,并在行业标准、法规建设、组织行业调研、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参与行业管理、开发行业培训及组织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

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

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是中国唯一涵盖家具、装饰建材、装饰装修、橱卫、地板、门窗、饰品等整个家居产业链的全国性行业组织。商会致力推动创新并促进行业持续发展。目前,已有近万名个人及企业会员参与。

东莞名家具俱乐部

东莞名家具俱乐部于1999年成立,为中国家具行业新历史时期的发展奠下基础。凭著名家具展以及俱乐部之专业统筹运作,使东莞成为中外家具行业所注目的生产基地。

雅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雅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自1978年起在中国及亚洲地区举办国际性展览,乃筹办中国国际展览会的领导者,现时旗下知名品牌展会包括规模世界第二,亚州第一的“CHINAPLAS 国际橡塑展”以及规模亚州最大的「北京国际木工机械展」。雅式凭着其丰富的经验,对市场的敏锐触觉及对客户需要的了解,每年吸引约一百万名专业观众及买家参观所举办的展览,被业界公认为中国展览业的佼佼者。2006年8月,雅式成为UFI会员。

| 0 | by urbanchina | in : 课题 Subject

红色住宅

 

本文选自《城市中国》第34期——“中国人居”

文-图/王迪(北京)

 

对于居住在这个城市的人来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北京。我63年在这里出生,日后的四十多年间也很少离开这里。我对这座城市面貌的认识,从一开始就已经不是人们所习惯认为的老北京了。经历了五十年代第一次城市改造,老北京的牌楼、城门对于我这个年龄的人来说,也只是长辈、老人们口中的念相了,甚至在文革那个破四旧立新风的年代,连照片都很难见到。五十年代大规模建造的苏式办公和住宅楼群,六十年代及文革期间兴建的由于过分降低成本而使得无论在外观上还是功能方面都相当粗劣的简易楼,以及七十年代开始大量出现的普通住宅楼、大板儿楼、塔楼等等,这些建筑由于它们更直接的进入到我的日常生活范围,所以甚至比那个年代的所谓十大建筑和其他一些著名景观都更深的嵌入了我的视觉记忆,构成了我内心深处有关这座城市最温暖的影像。这里有一种相当复杂的情感,很难用爱、恨、审美这样的角度来解释,就像我们对待上个时代那些伟大领袖人物的情感一样,因为它们是无条件的成为了我生命成长中的重要部分。

 

近十年来的高速经济建设使这座城市的面貌发生着惊人的改变,尤其是这几年变化的速度之快简直让人无法提防。一个地方我一段时间没去,再到那里就几乎已经不认识了,我甚至会怀疑新耸立在那里的建筑不是盖的,而是直接搬来的。虽然在大规模的拆建过程中,政府和民间也都逐渐意识到了有关历史文物的保护问题,但在目前大众及决策人的概念里,上面所提及的那些建筑恐怕决不在这个范畴之内。工会大楼不是都被拆了吗,连天文馆也差一点遭此厄运,后由于几个人大委员极力反对才得以保留下来。面对这个让我一天天感到陌生的北京,“这是我的城市”这样一种自信变得越来越脆弱了,甚至惧怕有一天在这个城市里都无法给自己的身份都找到一个实实在在的证明。所以我决定要拍这些楼,拍我成长记忆中属于我的北京。

 

初衷就是这样简单、感性且个人化的。基于这个出发点,我最初的拍摄角度便与那些着力记录中国当下大规模城市变迁的摄影师不同,我实际上力求记录的是我记忆中的一段相对稳定的人文景观面貌(但在今天想做到这一点是几乎不可能的)。大部分摄影师在拍摄卢浮宫或紫禁城时,都会尽可能回避过多的现代景观因素的干扰,对于我来说,我以同样的心态对待我所拍摄的这些建筑。但在前后三个冬天的拍摄过程中,我的心态和拍摄观念也发生了一些转变,这主要归结于尹吉男先生的影响。在我将最初第一年拍摄的照片给老尹看并请他给提意见时,他并未对作品的品质及相关的审美问题提出太多的看法,而是着重提醒我不能只停留在对外观面貌的记录上,而是要去挖掘这些建筑背后的内容、居住在里面的人的内容,这样这套东西日后才可能有一些实实在在的人文价值。正是老尹的这些告诫,使我在后来的拍摄中不仅记录这些建筑的外貌景观,也更主动的收集其全面的人文信息,并添加了录像的拍摄采访部分。

 

直到这个系列作品的拍摄后期我才发现,单单以建造年代来界定这批楼的范围并不是最合适的,因为我拍的有些楼的建造年代要晚至80年代末。但这些楼都有一个共同的核心性质,它们都是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国家硬性住宅经济指标为依据进行标准化设计、建造并以福利供给制方式进行分派的住宅建筑。这种性质不仅决定了建筑的格局设计、面积指标、住宅区的规划方针,甚至在外观上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风格,这便成为我拍摄、编辑这本书的最终的思路,也就有了《红色住宅》这个主题。

 

| 0 | by urbanchina | in : 课题 Subject

赤裸的生活

 

本文选自《城市中国》第019期——“中国家庭”

文-摄影/王子(北京)

 

这些照片是我2004年初至2005年在北京的前门地区拍摄的。

 

在这段时间里我曾在SOHO(房地产公司)工作,过着朝九晚五的规律生活。下班去健身房游泳或练习腹肌,之后在茶餐厅慢慢吃最后一顿饭。一周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星期五喝得醉醺醺地去DESTINATION找乐子,就像一只寄生在资本家私秘部位的阴虱,开心快活又渺小卑微。在打工期间,我只能利用周六和周日拍摄照片,周一至周五在办公室里正好将周末拍摄的照片拼接起来,这样我最后形成的作品可以和真实的物体等同大小或很多图片组合形成巨大的画面。

 

前门地区是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解放前这里是繁华的商业区,这里拥有中国北方最体面的院落和商铺,现在的前门却已经沦为贫民窟,曾经繁荣兴盛、寸土寸金的地段今天已经凋敝不堪,成为城市贫困人口的聚居地,如同繁华中的孤岛。破败平房、困窘生活与周围豪华高楼、繁华的都市形成鲜明对比。

 

前门紧邻天安门广场,在前门的各个角落,遍布着各种形式的文字与符号。这些文字与符号随着城市的新陈代谢不断变化。其中既有毛泽东执政时代的政治标语,80年代后期政府提倡经济建设的口号,还包含了小广告、“拆”、“办证”、奥运等内容。这些文字与符号本身并没有价值,甚至已经被书写者遗忘,它们的含义是含混模糊的,它们的实体存在是错误与错误的累积和运算。

 

胡同和四合院处在北京城的中心地带,居住在此的人有两类,权倾朝野的显贵、社会最底层贫民。我住在崇文门晓顺胡同2号院,这个小院曾经是北京地道的四合院,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居住的小院和很多民居的处境一样,年久失修和私搭乱建已经使它成了面临拆迁的“危房”,只剩下院中残存的一段回廊和我屋里两扇雕花隔扇。

 

贫民居住的四合院一个院子有很多户居民。大家公用院中露天的一个水龙头,水龙头下面就是一个石头砌成的污水池子,全院居民的各种液体废物和小便都会倒在这里。到了夏天还会有一些小虫子在这里安家,看来是不太卫生,但也正是这种不卫生拉近了居民之间的距离,水龙头边是一个院子重要的社交场所。居民们在这里洗菜、洗衣服,还会有路过的人来这里喝水,不过这种场景现在已经不常见了。

 

院内居民要步行几分钟去胡同里的公共厕所方便,在早上的“高峰”时期,公共厕所门口还会有人排队等候。院子内没有条件铺设完善的排污管道,所以无法修建厕所。如果要洗个澡,要去几公里外的公共浴室,北京市中心的胡同、四合院都是这样;现在有一些居民安装简易的淋浴设备,但由于多数居民的房屋面积都很小,人均不足5平方米,有些居民没法装淋浴设备,很多时候用湿毛巾擦拭身体就是最简单的洗澡的办法。

 

和我一起在胡同中长大的朋友,绝大多数都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靠小生意维持生计,或在快餐店、超市打工。我们几个皮肤黝黑的男孩,赤裸着上半身,在胡同里踢球,仿佛还是昨天的事。多少个无聊的下午,大家聚在一起抽烟、看毛片;早恋的男女手挽着手、哼着歌从身边经过;打群架受了伤的男孩在我家里一边喝“小二儿”一边上“红药水”…… 还没来得及准备好,我们都已经度过了那个疯狂的年代。

我自幼一直住在胡同深处的平房院落里,听着北京车站的《东方红》钟声,每天16次的钟声至今没有变化。我曾经无数次,半夜起来步行5分钟去上厕所:夏天的夜,胡同很静,一团路灯的光,一只花猫一闪而过,抽一支烟,一片灰蒙蒙。

Resize your browser. the windows is too lit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