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ban China

环境

| 0 | by urbanchina | in : UC推荐 Highlight, 活动信息 Event

2011中日美可持续建成环境大会

2011年7月13日-14日,2011中日美可持续建成环境大会在上海市杨浦区创智天地召开。会议聚集了来自日本、美国、中国各方面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企业人士,各方共同探讨绿色生态城市发展、节能减排、能源新技术引入和利用等问题。《城市中国》杂志受邀参会并作现场报道。
东京大学EMP企划主任横山祯德、同济大学吴志强教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前系主任张永和教授和日本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所长野城智也分别作主旨演讲。从投资环境、城市政策,到相关体系指标、已有案例,直到设计思想、技术改革、法律保障等等,在4场专题讨论中,各路英雄好汉纷纷上阵,为“可持续”指点一二。
在7月13日的会议中,日本长崎县副知事田中桂之助介绍了长崎新能源主题公园案例,北九州市的荒牧敬次介绍八幡从钢铁城市转型的案例,另外还有横滨市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东京Tokyo-cap-and-trade城市体系,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日本整个社会,上到政府政策,下到民众个人,每个人都重视节能生态意识,让人充分感受到他们的诚意和决心。演讲中呈现的一系列数据、比较分析和具体措施,也让人感受到日本在这方面工作的务实和细致。
7月14日讨论的话题主要集中在三国合作、生态绿色地产开发和设计以及相关技术引入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学术交流部的学者于立介绍了中国生态城市的发展现状,其间与诺杉新能源的姚晓潮、Milan Stevanovich以及凯拓国际律师事务所的Kenneth Chang等专业人士进行互动交流,得以在“城市转型”主题上增添了技术引入和法律保护两个切入点。
“可持续”的话题不是一朝讨论便成型。在当今中国“转型”的大潮之中,思考政府政策、城市发展、民众意识的何去何从不可避免。只是希望,在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努力之中,我们能把这一步走得踏实些,走得有效些。而从个人做起的意识,能够不断植入人们心中,生根发展。

 

一个崭新的命题——把完建的新建筑环境变成可持续
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校长助理吴志强吴志强在论坛上作了名为《大型项目可持续目标推进的合作机制》的主旨演讲。演讲中,他用红色,绿色,黄色三张地图展现中国现有太阳能,潜在的风能,潜在地热的区域。证明实际上中国各个城市,各个地区的城市都是有丰富的能量储藏,通过试验将来一些能源项目能够创造一些下一代的能源。作为2010上海世博会的总设计师,吴志强认为世博会的最大的贡献是改变了中国的大规模城市发展的机制。在2010年世博会建设期间把世博会的场地建在一个涉及38万平方米的老工业区上。展现了怎么样把老建筑进行保存,进行转变,能够支持新的一些理念。在建成环境中如何变成可持续,提高我们的能效,提高我们的节能,增加我们的绿色,实际上提出一个新建筑绿色化的一个问题,把完建的新建筑环境变成可持续,那就提出了一个很重要崭新的命题。

浅绿建筑让生活环境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改善
2010上海世博会企业联合馆主设计师,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教授张永和在论坛上作了《浅绿建筑》的主旨演讲。演讲中,他提到回收CD光盘,回收雨水,转化太阳能改变建筑材料等大量的事例来说明回收再生材料,转换材料都可达到节能减排的功效。而通过他的案例让在场的每位都一致认为他的浅绿是非常有技术含量的,能够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生态智能城让土地兼容性和地产价值并重和双赢
陆道·斯道沃国际设计机构合伙人蔡捷在论坛上用大量的案例来证明他们是如何节能减排,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水源提升人们的保护意识的,让已有的资源可持续,尽心尽力的利用本地资源,把本地的资源发挥出来,把共同的为低碳社会尽一份力作为使命,其中他的“生态智能城”的理念,规划战略引起了在座专家的共鸣。生态智能城不能把它作为一个产品,它是一个过程,是一个规划的过程。用于监督、管理和确保未来城市的发展,使这种生态智能城的概念贯穿于生活本身。土地使用怎么实现兼容性和地产价值并重和双赢,与共同有效进行土地的分配,通过这样的规划确保资源的合理分布对含量质量的提高产生直接的影响,通过这样的做法从先进的技术补充,这样极大的减少碳排放量。

建筑师注重的理念除了简约还有诚实
德国FTA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合伙人Thomas·Fritzsche也表示在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包括政府的需求、官方的需求,私人的需求的同时,简约,诚实就是他们的理念。作为德国优秀的建筑师,他也针对中国,德国的大环境的不同阐述了中德两方在面对可持续这个问题的关注点的不同,而他们要致力打造的就是优雅,永恒,又简约的优质建筑。

 

精彩语录:

东京大学EMP企划主任,麦肯锡日本前人总经理,三井住友金融集团董事长横山祯德先生
1:我们把一些价值的理念面向终端用户,我们关注的是人而不是行业。
2:我的社会体系的概念是从本质上而言它是一个跨行业体系,比如说我们是银行、保险公司等等,在我看来,如果让我定义住房的建筑业行业而不是住房体系,建筑业和建筑体系是不一样的,住房行业和住房体系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两个是不对等的。
3:新的社会体系应该是劳动密集型的,并且对环境友好型的,这样的话就是比如我们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通过这个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还有可持续的就业发展,城市和经济可持续的发展取决于这个新的社会体系,而不是新的行业和产业。
4:要让大家真正的享受在舒适环境内居住,实际上物理设计是重要的,但是我们不能够强制于人身上,我们去邀请人们以某种生活方式来生活。如果我们成功的做到这一点,人们就会非常舒服的生活在这个环境当中,否则我们就失败了。

同济大学管理与工业工程研究所所长,经济与管理学院前院长尤建新
1:从城市的产生,我们讲城市本来就是一个可持续的这样一个产品或是这样一个平台,但是今天我们为什么会来讨论城市的可持续问题呢,从我个人的理解来说,是因为城市的健康出问题了,也就是城市生病了。
2:在这个问题的讨论当中我相信我们讨论问题的主角一直没有出现,实际上是生活在这个城市当中的百姓。怎么从老百姓的角度去想一想这个问题,因为在这个城市发展当中,我刚才讲城市的不健康或是生病的问题,主要的受害者是我们的老百姓,所以我想我们还要从这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3:我们为了能够让城市保持它原来刚开始诞生的时候体现出的那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我们要有很多的改变。城市运行方式的改变,我们城市包括我们讲建筑、设计的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的改变等等,这些问题都会涉及到我们今天一直要谈的一个词,叫政、产、学、研、用,这些都涉及到我们谈到的可持续问题。

(实习研究员张莹现场报道,建筑中国供图)

| 0 | by 里斯本 | in : UC推荐 Highlight, 活动信息 Event

能源的后现代“生活”主题科普活动

6月5日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署为今年世界环境日确定的主题是“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中国主题为“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2011年6月5日上午,GE中国研发中心真实传媒(上海纪实频道)上海科技馆联合发起的“能源的后现代‘生活’”主题科普活动在上海科技馆举办。真实传媒著名主持人刘家祯先生主持活动。   GE中国研发中心总裁陈向力博士首先致辞,他介绍了GE在推进清洁能源研发方面的作为。随后真实传媒为观众放映纪录片《2013,石油不再》,该片描绘了能源短缺的时期,人们将面临多方面的困难。由于缺少石油,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将发生巨大改变,并可能引发诸多社会问题,为了继续寻找地球上剩余的少部分是有矿藏,人类不得不向生态脆弱的地区进发,这将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多的负面影响,勘探行为也会变得更不经济。   GE中国研发中心的太阳能专家黄群健博士和风能专家李广喜博士先后作科普演讲,并就诸多问题与观众进行了互动。随后,上海绿洲生态保护交流中心主任李冰也介绍了该中心在上海的公益行动,绿洲创办的生耕农社将在本刊047期《未来生活进行时》栏目中亮相。现场还举行了一场义拍活动,由GE中国和真实传媒提供的四件拍品被现场观众拍得,拍卖所得将捐赠给绿洲作为公益行动资金。   这场科普活动也是由GE中国研发中心和真实传媒联合举办的“科学影迷汇”系列活动的第一场,“科学影迷汇”将在2011年下半年数次为上海科普爱好者们放映科普纪录片,GE中国也将派出科学家与观众交流科普话题。   《城市中国》记者里斯本现场摄影报道

Resize your browser. the windows is too lit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