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ban China

转型

| 2 | by urbanchina | in : UC推荐 Highlight, 杂志动态 UC News

新刊上市:51期《转型:城市转型的动力与方向》

2012年2月号《转型:城市转型的动力与方向》已经上市,欢迎读者朋友们在各地书店购买,或在本刊淘宝店选购。

 

欢迎下载试读缩编本(PDF格式):本地下载

 

编按:
城市转型的尺度与维度
The Scales and Perspectives of Urban Transition

文/匡晓明[本刊总编辑]+张宜轩[城市中国研究中心(UCRC)研究员]

变革:一切为了发展?
Change: All for the development?

任何社会转型都意味着变革——或激进,或渐进,甚至还有反动和倒退。当下的中国,因经济高速发展而激化的种种矛盾使得“转型”成为举国体制下的新目标;实行了三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正面临新的拐点。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威权主义与官僚资本主义的结合一直是中国经济强有力的推进器;从中央到地方,发展主义指引下的经济建设几乎成为唯一目标。

农耕的中国变为工业的中国,乡村的中国变为城市的中国,从天上俯视,共和国六十年的变革可观于此。而今,中国的城市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城市转型”的命题在“十二五”规划的转型命题中尤为关键。从抽象意义上理解城市(Urban),它的转型可以指经济转型、政治体制改革、社会文化观念转变或是生活方式改变;而从实在的城市(City)出发,城市转型则指的是具体的行动,比如,沿海发达城市如何进行产业升级,内陆自然资源丰富的城市又如何发展旅游和绿色产业,等等。中国城市的转型诉求通常局限于经济产业领域,却常常在生动的比喻中完成了抽象与具体的结合,诸如“华丽转身”、“弯道赶超”、“腾龙换鸟”等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诉求,再如“桥头堡”、“门户”、“核心”、“后花园”等转型的目标描述。 然而,华丽的辞藻并不能让人们忽视城市经济发展背后的忧虑。

卡尔•波兰尼(Karl Polanyi)在其著作《大转型》中批判性的回顾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领域对社会领域的入侵,中国改革三十年的经济发展更印证了此一论断。工业化、城市化的脚步冲破文化与社会传统的界限,在时空中描绘着一张张或理想或颠覆的蓝图。多年双位数的GDP增长背后,人们在呼唤:“必须保卫社会”!新世纪以来,中国政府的确出台了更多的社会政策和环境政策,企图制约失控的工业与城市发展,而变革的局面却愈显复杂。历史的时差决定了我们要在全球化的泥沙中同时面临新旧体制各自的问题;现存体制中的利益群体牢牢钳住体制变革的齿轮,而已融入全球经济的中国则同样面临着西方发达国家难以回避的体制性矛盾。

理解转型:尺度之观
Understanding Transition: a perspective of scale

变革的拐点似乎就在眼前,“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今天也依然有效。疑惑的是,作为个体我们应该从何处着手来理解目前的处境和探明变革的方向呢?个体在这场自上而下的结构性转变中究竟是形如蝼蚁还是充满能动性?从“尺度”出发或许能够成为我们理解变革的时空开口。例如,“山西煤改”看似是一省之事,实为区域经济中国家与市场角力的反映;广东的“民工荒”实是中国劳动力情况与世界经济格局的互动体现。宏观叙事与微观主体的对立统一在转型这个问题上尤为重要。一件事情可以被社会经济机制放大,引起整个系统的震颤;而巨轮之倾也必始于一隅。国家的转型外在于国家,城市的转型外在于城市;读懂“转型”需要跨尺度的视野,需要从外至内(外翻)和自内由外(内卷)的双向审视。

源于这样的考虑,本期课题将从区域、城市、社区、企业四个尺度探讨城市转型的问题及前景。思考就从新近实施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开始。

举国体制下必有举国规划,发改委牵头制定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以现代理性重整自然河川,对经济要素的空间分布进行重新诠释和划定。区域视野下,当统计数字与地图相遇,我们看到了具体的多样性和不均衡,它们既是治理的工具又是反思的途径。而对于跨区域的京杭大运河与美国五大湖,城市间的竞争与合作在静默的自然地貌上激烈进行,流域治理不仅面临着生态保护的挑战,沿岸城市的经济的协同发展也是一个难题。

区域视野中的中国城市,其命运往往追随着官员的“政绩”摇摆,城市仿佛具有强烈的能动性。新疆克拉玛依和山西的大同,两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在强烈的长官意志下正在全城跃进。大同市长耿彦波对古城空间推倒重建的激进做法引众哗然;克拉玛依油田的董事长同时兼任市长,在打造“东方迪拜”的路上,将这座城的命运与油田企业紧紧相连,其雄心更是官商同位的极端体现。作为人力资源丰富,已近工业化中后期的城市代表,深圳打造设计之都的愿望也正在广东省不追求GDP的口号下发酵。而曾因足球和软件业扬名的大连在薄熙来离任后拐向工业化的轨道,又一次见证了现有官僚任命体制给城市发展带来的低效与断裂。

对于更多处于中西部,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城市,国家“十二五”规划所着力达到的绿色生态目标能否给它们的发展带来新的视野和机遇呢?特别是对于拥有众多少数民族自治州西南诸省,它们又将以怎样的姿态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在本期贵州案例中,我们将看到作为外界力量介入的世界银行如何将稀缺的地方人文、自然景观资源与当地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又是如何避免重蹈“新自由主义”殖民化的覆辙。

城市转型的未来维度
The future perspectives of urban Transition

在区域与城市的空间尺度下,地方政府是转型的主体,官僚体系内部的变化取决于太多的不可控力量和历史性因素。城市中的社区与企业,作为西方民主政治框架中与国家形成对立的两角,又如何在个体的艰难步履下克服体制的积习,与既得利益的格局形成对峙呢?跨入视野的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股力量的撞击与融合。我们看到的是,打造“绿色社区”的政府行为在广州的社区内部发生了怎样的变形,不同阶层的住区又是如何理解和执行这样的任务,环保主义组织在政府的干预下究竟路在何方。同在广州的城中村沥滘村,艺术家们以田野调查、街头戏剧、艺术展览等形式,将南方传统的宗脉体系及其祠堂公共空间的盘活使用,植入旧村改造,形成一种新的宗祠与传统文化保育模式。我们也循着“二十四城记”寻找轰然倾颓的军工企业和它零落散去的工人,看到他们在商业空间中争取到居住的权利和新的生活目标。

当目光转向新城,生活于上海嘉定的新居民在这座汽车产业新城努力营造社区氛围;我们看到社会如何一点点儿地生长。坐落于苏州工业园区的咖啡馆,香港人做起了公平贸易——这个很多中国人还没听说过的事情;清晰可见的是,云南的民间手工艺与沿海中国的购买力联系在一起,消费观念的转变也许就从潜在联系的揭示开始。最后,生长于景德镇的艺术家对当地的陶瓷产业的讲述,和对城市发展的一番回忆也似乎让我们以陶瓷暗喻中国的想法得以实现——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中国,一个怎样的城市,都归结于今日的塑造,和这背后的观察、期望与价值取向,而这一切将从不同的尺度和维度出发,继而千差万别。

| 0 | by urbanchina | in : UC推荐 Highlight, 杂志动态 UC News

城市中国第50期课题预报


下载pdf文件:课题预报

 

UC第50期课题发出一颗重磅炸弹,希望在“城市转型”这个问题上深入探讨。在中国的城市化背景下,探讨这个问题通常是决策者的事情,因此关乎政策和“顶层设计”。“转型”是一个城市的诉求,但我们要问的是,这种诉求产生的土壤是什么?是由谁发出这样诉求?转型是一种应然还是一种必然?一系列问题邀请您的参与和讨论。本编辑部在9月15号10:00AM在城市中国编辑部组织讨论,届时将会有本刊国际部主编苏运升和著名作家邹波一同参与。

| 0 | by urbanchina | in : UC推荐 Highlight, 活动信息 Event

2011中日美可持续建成环境大会

2011年7月13日-14日,2011中日美可持续建成环境大会在上海市杨浦区创智天地召开。会议聚集了来自日本、美国、中国各方面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企业人士,各方共同探讨绿色生态城市发展、节能减排、能源新技术引入和利用等问题。《城市中国》杂志受邀参会并作现场报道。
东京大学EMP企划主任横山祯德、同济大学吴志强教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前系主任张永和教授和日本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所长野城智也分别作主旨演讲。从投资环境、城市政策,到相关体系指标、已有案例,直到设计思想、技术改革、法律保障等等,在4场专题讨论中,各路英雄好汉纷纷上阵,为“可持续”指点一二。
在7月13日的会议中,日本长崎县副知事田中桂之助介绍了长崎新能源主题公园案例,北九州市的荒牧敬次介绍八幡从钢铁城市转型的案例,另外还有横滨市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东京Tokyo-cap-and-trade城市体系,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日本整个社会,上到政府政策,下到民众个人,每个人都重视节能生态意识,让人充分感受到他们的诚意和决心。演讲中呈现的一系列数据、比较分析和具体措施,也让人感受到日本在这方面工作的务实和细致。
7月14日讨论的话题主要集中在三国合作、生态绿色地产开发和设计以及相关技术引入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学术交流部的学者于立介绍了中国生态城市的发展现状,其间与诺杉新能源的姚晓潮、Milan Stevanovich以及凯拓国际律师事务所的Kenneth Chang等专业人士进行互动交流,得以在“城市转型”主题上增添了技术引入和法律保护两个切入点。
“可持续”的话题不是一朝讨论便成型。在当今中国“转型”的大潮之中,思考政府政策、城市发展、民众意识的何去何从不可避免。只是希望,在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努力之中,我们能把这一步走得踏实些,走得有效些。而从个人做起的意识,能够不断植入人们心中,生根发展。

 

一个崭新的命题——把完建的新建筑环境变成可持续
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校长助理吴志强吴志强在论坛上作了名为《大型项目可持续目标推进的合作机制》的主旨演讲。演讲中,他用红色,绿色,黄色三张地图展现中国现有太阳能,潜在的风能,潜在地热的区域。证明实际上中国各个城市,各个地区的城市都是有丰富的能量储藏,通过试验将来一些能源项目能够创造一些下一代的能源。作为2010上海世博会的总设计师,吴志强认为世博会的最大的贡献是改变了中国的大规模城市发展的机制。在2010年世博会建设期间把世博会的场地建在一个涉及38万平方米的老工业区上。展现了怎么样把老建筑进行保存,进行转变,能够支持新的一些理念。在建成环境中如何变成可持续,提高我们的能效,提高我们的节能,增加我们的绿色,实际上提出一个新建筑绿色化的一个问题,把完建的新建筑环境变成可持续,那就提出了一个很重要崭新的命题。

浅绿建筑让生活环境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改善
2010上海世博会企业联合馆主设计师,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教授张永和在论坛上作了《浅绿建筑》的主旨演讲。演讲中,他提到回收CD光盘,回收雨水,转化太阳能改变建筑材料等大量的事例来说明回收再生材料,转换材料都可达到节能减排的功效。而通过他的案例让在场的每位都一致认为他的浅绿是非常有技术含量的,能够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生态智能城让土地兼容性和地产价值并重和双赢
陆道·斯道沃国际设计机构合伙人蔡捷在论坛上用大量的案例来证明他们是如何节能减排,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水源提升人们的保护意识的,让已有的资源可持续,尽心尽力的利用本地资源,把本地的资源发挥出来,把共同的为低碳社会尽一份力作为使命,其中他的“生态智能城”的理念,规划战略引起了在座专家的共鸣。生态智能城不能把它作为一个产品,它是一个过程,是一个规划的过程。用于监督、管理和确保未来城市的发展,使这种生态智能城的概念贯穿于生活本身。土地使用怎么实现兼容性和地产价值并重和双赢,与共同有效进行土地的分配,通过这样的规划确保资源的合理分布对含量质量的提高产生直接的影响,通过这样的做法从先进的技术补充,这样极大的减少碳排放量。

建筑师注重的理念除了简约还有诚实
德国FTA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合伙人Thomas·Fritzsche也表示在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包括政府的需求、官方的需求,私人的需求的同时,简约,诚实就是他们的理念。作为德国优秀的建筑师,他也针对中国,德国的大环境的不同阐述了中德两方在面对可持续这个问题的关注点的不同,而他们要致力打造的就是优雅,永恒,又简约的优质建筑。

 

精彩语录:

东京大学EMP企划主任,麦肯锡日本前人总经理,三井住友金融集团董事长横山祯德先生
1:我们把一些价值的理念面向终端用户,我们关注的是人而不是行业。
2:我的社会体系的概念是从本质上而言它是一个跨行业体系,比如说我们是银行、保险公司等等,在我看来,如果让我定义住房的建筑业行业而不是住房体系,建筑业和建筑体系是不一样的,住房行业和住房体系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两个是不对等的。
3:新的社会体系应该是劳动密集型的,并且对环境友好型的,这样的话就是比如我们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通过这个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还有可持续的就业发展,城市和经济可持续的发展取决于这个新的社会体系,而不是新的行业和产业。
4:要让大家真正的享受在舒适环境内居住,实际上物理设计是重要的,但是我们不能够强制于人身上,我们去邀请人们以某种生活方式来生活。如果我们成功的做到这一点,人们就会非常舒服的生活在这个环境当中,否则我们就失败了。

同济大学管理与工业工程研究所所长,经济与管理学院前院长尤建新
1:从城市的产生,我们讲城市本来就是一个可持续的这样一个产品或是这样一个平台,但是今天我们为什么会来讨论城市的可持续问题呢,从我个人的理解来说,是因为城市的健康出问题了,也就是城市生病了。
2:在这个问题的讨论当中我相信我们讨论问题的主角一直没有出现,实际上是生活在这个城市当中的百姓。怎么从老百姓的角度去想一想这个问题,因为在这个城市发展当中,我刚才讲城市的不健康或是生病的问题,主要的受害者是我们的老百姓,所以我想我们还要从这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3:我们为了能够让城市保持它原来刚开始诞生的时候体现出的那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我们要有很多的改变。城市运行方式的改变,我们城市包括我们讲建筑、设计的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的改变等等,这些问题都会涉及到我们今天一直要谈的一个词,叫政、产、学、研、用,这些都涉及到我们谈到的可持续问题。

(实习研究员张莹现场报道,建筑中国供图)

Resize your browser. the windows is too lit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