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自《城市中国》第018期——“同济圈”

文/吴志强(上海)

一路过来,现代大学早早已经不是过去的修道院模式。从“洪堡”开始,大学就应该是和社会融合的。简单地说,“洪堡思想”的核心在于:大学不是一个象牙塔,办学的目的在于社会进步,人才培养和思想成果都是围绕着社会进步这一办学宗旨。为此,国家必须保障大学的学术自由、思想创新,大学必须倡导教学与研究相结合,这一思想被誉为“现代大学之母”。

 

现代大学的目标就是为了社会的进步而办学,人在这里面是作为思想和智慧的载体来服务于社会。而传统大学只是培养了象牙塔里面的精英,造成一批精神贵族,现代大学和传统大学的最大区别正在于此。现代大学的目标是在外面的,人作为载体,从进来的第一天开始,目标就是将来带着大学里面的知识、带着大学的思想与精神走进社会、融入社会、并且最终改变社会。

 

我国以前对大学的认识存在着一种误区,认为就是求学。中国刚开始将西方办学模式搬过来的时候,当时中国传统文人思想的影响还是太大了,还是依照昔日书院师徒相承的培养模式,从来就没有将求学者看作社会直接改变者来看。如果学生跟着老师一辈子,那老师不是白活了吗?

 

中国探索现代高校办学道路走了将近一百年的时间,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这一过程其实就是从传统书院走向现代大学的过程直到今天,才可说得上是真正打开了局面。而在这之前,大家都只考进大学看作是最终目标,而不是将改变社会作为最终目标。

 

进大学的要旨就是要迅速掌握各种知识、掌握大学里智慧、掌握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就是创新态度。拥有这种创新态度,学生毕业以后才能成为社会上一股充沛的动力,秉持着大学的灵魂,不断地将社会改造得更合理、更美好。

 

说到创新精神,这应当是现代大学培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素质。大学给予的应该是独立精神与创新精神,而我们过去的教育并有看重这点,这也是我为什么说我们过去的大学还不算是真正意义的大学的原因。能形成这种创新精神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它是一种体氛围的熏陶,是一种“场”,而并不是像目前一些观点那样,简地通过所谓大学的公司化或者说产业化的模式可以达成的。

 

独立创新除了是精神态度上的层面,还有方向的层面,这也是中国的现代化是否成功所牵涉到的几个重要的瓶颈性问题之一:我们的现代化道路,不能简单地拷贝一些现代化国家走过的的能源消耗道路——现在有一个很大的悖论,即认为我们应该以这些国家的标准来衡量我们是否实现了现代化。按照这样的标准,我们人均能耗起码还要增加5倍到10倍,但这样的标准我们是无法逾越的。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能通过智力去创新一种道路或模式,从而使得我们也能够达到种种现代化的核心要素?!比如说现代化条件之下的理性思维、契约模式、获得同等生活质量的能源消耗等等,而不是单单衡量有多少房屋建筑面积这些一些表象。

 

从外部来看,中国即将成为全世界二氧化碳排放的大国;从内部来说,我们的能源已经不可能完全靠内部满足。在这种前提下,我们更应该将创新精神引到这方面来,即:让社会各学科的人都去思考研究,怎样在中国现有的资源条件下去创造一种现代化的解决模式,去创造现代生活,从而实现社会发展的永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