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ban China

非洲

| 0 | by urbanchina | in : UC推荐 Highlight, 课题 Subject

新刊上市:2020年2月刊(087期)《中国海外产业园》

2020年2月(087期)《中国海外产业园》出刊上市!

产业全球化的时代扑面而来,与走向国际化的中国企业正面相迎。生产链的一端从“世界工厂”的珠三角向外延伸,在“走出去”、“产能合作”、“一带一路”等一系列倡议的引导下,“中国投资”和“中国制造”在世界各个地区落地生根,与之相携的是中国境外产业园区的崛起。

海外产业园在数量上的崛起反映的是全球生产链格局的变化、后发工业国家对结构转型的需求、以及中国的产业升级。林毅夫教授以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指出,全球产业链的重新布局正在悄然发生,“雁行理论”中第三梯队的后发工业国家利用第二梯队国家的产能转移,可以有效地实现工业发展。工业园基于政策优势,追求集群优势,减少交易成本。东南大学王兴平教授团队在最近的“一带一路”产业园区丛书中指出,发展产业园区在各个大洲都成为发展工业的重要手段,其中在东南亚,种类各异的产业园区数量超过1500个,南亚超过500个,中东及西亚超过1800个,非洲超过370个。

中国的产业园区发展有着丰富、独特的历史进程,拥有许多经验,其中重要条件包括中央与地方对产业园区互相协同的政策支持,以及因地制宜的产业发展本身所发挥出的巨大能动性。中国在海外投资产业园,带动产业集群“走出去”,成为全球资源调配的重要手段,不仅帮助后发国家持续获得发展红利,也能帮助接收国获得外来资本,以便根据其自身的资源禀赋更好地获得发展的机会。不过在此过程中,中国的园区管理者也第一次面临一层重要的身份转换:在中国,政企合一的管理模式是政策福利和发展动力的双重保证;走向海外,园区管理者作为外来投资商,需要与本地政府斡旋,也要与入园企业之间协同,也就是说,园区企业在走向海外、拓产营商的过程中,获得了全新的身份,也面临崭新的挑战。在许多政治不稳定的国家,运营产业园区所面临的的政治阻力常常会抵消产业的能动性,降低投资的效率。中国投资者作为外来投资者的身份与工业园对政策的依赖存在天生的矛盾,这种矛盾使得许多投资者无所适从。

《城市中国》本次将眼光投向了中国投资者在海外辛勤营造的诸多产业园区,并将这些投资、建造、运营一体化的行为放在一个更为宏大的发展议题之下:首先,中国的产业升级成为驱动产业集群走出去的动力,而海外工业园的主体性也随着产业园区的发展而发生着变化;其次,产业营造与园区营建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而园区的发展与本地人文(劳动力)地理(资源禀赋)环境密不可分;在许多后发工业化国家,产业园区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人口移动和城市景观变迁,在特殊的边界、宗教环境下,中国的产业园建设还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产业国际化与产业链的革新时时冲击着产业园区的定义与功能,而中国经验、劳动力本地化、特殊的地缘政治又重新约束、塑造着产业园区的发展。

我们从中国西南的边境出发,途径印度尼西亚、中东、埃及、东非直到西非,从矿业到制造业,邀请各方专家探索中国海外产业园区的构思、设计、规划、建造和运营,以及这些产业园区与全球产业链的关联、对中国经验的反思以及对本地发展的影响。在这些案例中我们看到中国投资者不倦创新的企业家精神,也看到海外产业园的推进所依赖的多重条件。海外产业园的成功需要精确的前导设计,同时也要经历不断的孵化、培育与试炼。这些宝贵经验将凝聚成“走出去”征途的指路明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因官方淘宝店暂时调整,购买请至微店临时链接

欢迎读者朋友们在各地书店购买本期杂志:代销书店列表

因官方淘宝店近期关闭调整,请至淘宝、当当、京东、孔夫子旧书网通过其他店铺购买杂志。

课题文章选登请阅读本刊微信微博电子版,官方微博:@城市中国 官方微信:UC_urbanchina

在苹果应用市场搜索“城市中国 URBAN CHINA”,下载本刊APP,可购买电子版杂志。086期《成都览胜》电子版已于近期上市。各期新旧刊会按计划逐步更新,敬请期待。

 

 

| 0 | by 里斯本 | in : 杂志动态 UC News

新刊上市:63期《中国式造城在非洲》

2014年12月号(063期)《中国式造城在非洲》出刊!欢迎读者朋友们在各地书店购买,或在本刊淘宝店选购。

 

编按

 

一个历史,两种观点,多重视角

 

文/匡晓明(本刊总编)+黄正骊(本期课题主持)

 

中国与非洲的关系,现在是一个略敏感又十分有趣的话题,国际媒体对此存在对比鲜明的不同观点。

 

2006年2月,英国外交大臣杰克·斯特劳(Jack Straw)在访问尼日利亚的演讲中将中国与贫困、地区冲突、恐怖主义等一起列为非洲国家面临的十大挑战,并将当代中国在非洲的经济行为与英国对非殖民的历史联系起来,由此引发了西方世界有关中国在非洲推行所谓“新殖民主义”政策的讨论。在西方主流媒体中,这样的声音不在少数。中国经济如火箭般提升的同时,人们注意到近十年来中国对非投资的力度猛增。根据《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2011年与2013年的白皮书,中国对非直接投资从2003年的4.9亿美元增长到2009的93.3亿美元,增长达到19倍。2009年后随着非洲地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连续下滑,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却持续快速增加,年均增长达到20.5%。这些惊人的数字让西方主流媒体大为惊恐,同样让人惊诧的还有非洲土地上不断崛起的“中国建造”:医院、机场、高速路、住宅甚至整个新城,“中国规划”、“中国建造”在非洲已经成为家常便饭,一个黄皮肤的包工头带着一群黑皮肤的工人在炎炎烈日下劳作的场景出现在国际各大报纸的经济板块,配以“中国抢占非洲”这样耸人听闻的标题。除了这些“看得见”的原因外,西方媒体对中国非洲关系特别敏感还有两个“看不见”的原因。一方面,中国的对非投资中,资源开采类企业是领头羊,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电信、道路、医院等)也数量惊人,而所有这些投资中,国有企业占了大多数,很多人认为这意味着中国政府以此操控着非洲各地城市化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官方发布的信息中,对在非投资的具体管理和数据常常语焉不详,这简直是雪上加霜,让人充满怀疑。

 

与“中国威胁论”的观点形成鲜明对比,中方的观念一直很温和而明确:为了共同发展我们需要与非洲做生意,形式可以不拘一格。中立的西方观点则认为,如今中国的对非投资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受到了政治的操控,而是由经济发展需求推动、加上企业发挥了制度优势的结果。

 

当然中国在非洲的投资高增长仰赖的并不只是近年来的政策变化和经济发展,其背后是中非交往的长期历史。本期《城市中国》制作的历史回顾时间表,将这段历史分为五个阶段: “全球化前夕”的漫长探索,二战以后的“第三世界崛起”,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后的政策变革时期,继而是面向经济发展的时期,以及上世纪末迎来的“政策引导”“走出去”的时代,至此,对非投资从制度层面得到了保障。当代的中非关系离不开改革开放后的国内经济增长,更与50年代中国借助“三个世界”理论与非洲建立的关系十分相关。1955年周恩来借助万隆会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旗帜打出,其中的“互不干涉内政”原则与20世纪中期世界银行推行的“结构调整”政策形成强烈反差,至今仍对中国的对外投资发挥有利影响。1970年开始,中国在非洲实现了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场、公路、鼎鼎有名的坦赞铁路,并以“一省一国”的方式派出了医疗队,这与改革开放初期“十年规划”提出的上百个大型基建项目是互相呼应的。也正是因为早期的援建队伍在非洲的基层工作显著而有效,才迎来了中国企业在非工程承包的机会。

 

随着“走出去”被写入第十个五年计划,进入21世纪后的中国企业对非投资获得政策上的支持,在非经济特区、中资的新城建设在各国涌现,中国民营企业的地产生意也蔓延到了非洲大陆,民营资本走向非洲受到进出口银行的支持。和资本一起走出去的,还有中国的规划设计、商业文化。作为城市规划专业杂志,在探索中非关系的同时,我们自然不会忽视城市建设、城市化等相关问题。那么,中国的投资在非洲当前的城市建设中究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所谓的“中国建造”、“中国规划”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非洲的城市化进程?本期城市中国尝试从几个方面探究这些问题,此次与独立研究机构Go West Project合作,试图引入更加中立的视角。他们曾经对中国的城市化做出过踏实有趣的观察,也亲历中非合作项目的最前线。尽管我们讨论的是中国与非洲,但首先必须认识到非洲是由四十多个国家共同组成的一个大陆,各国拥有自己的独特历史,其文化、土地制度是丰富多样的,这正是我们需要首先了解的:肯尼亚的土地制度怎样、住房政策如何?地少人多的贫民窟为什么会在东非的城市化中迅速蔓延?在中非合作的项目中,我们将从“硬”(物理)和“软”(文化)的两个方面来看,我们将会看到中国的设计者与建造者如何完成位于埃塞俄比亚的非盟会议中心这样有着特殊背景的大型公共建筑,还会看到中国资本如何参与安哥拉的新城和社会住房建设,同时我们也将看到安哥拉的女商人如何独自构建跨越大洋的私人贸易,新华网内的中国媒体人又怎样参与非洲的文化传播。

 

一本杂志无法穷尽中非关系的讨论,但它可以成为整个问题的一个断面、一份档案。我们与Go West Project都认为这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编写的过程中充满困惑与惊喜。要知道非洲大陆的城市化率仍正在飞速增长,在那里我们可以期待更多的意外,还有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机会。

 

 

目录

 

6 刊首语

“走出去”战略

对中国城市规划设计企业的影响

匡晓明[城市中国总编]

 

 

8 目录

 

 

10 城市报告

 

 

18 编按

一个历史,两种观点,多重视角

匡晓明[城市中国总编]+黄正骊[城市中国研究中心]

 

22 中国城市主义去非洲

米善杰+丹·罗格文[西行计划](阿姆斯特丹+上海)

 

30 黑土地上的蓝轻轨

汉斯·维尔舒特(鹿特丹)

 

34 地图集一

城市中国 + 西行计划 制图/许天宇

 

36 肯尼亚土地法规及其对非正规性的影响

尼耶利·赛勒雷(内罗毕)

 

46 贫民窟:国际视野下的地方聚落

黄正骊(上海)

 

54 不能照搬中国模式

彼得·索伊塔·希坦达(内罗毕)

 

58 地图集二

城市中国 + 西行计划 制图/许天宇

 

60 非盟大楼八大特征

米善杰+丹·罗格文(阿姆斯特丹+上海)

 

66 大门内,是自由

米善杰+丹·罗格文(阿姆斯特丹+上海)

 

74 非洲社区,中国建造

马维胜(北京+罗安达)

 

80 造城不只是造房子

戴志康(上海+约翰内斯堡)

 

86 莱基,非洲的深圳?

米善杰+丹·罗格文(阿姆斯特丹+上海)

 

92 地图集三

城市中国 + 西行计划 制图/许天宇

 

94 罗安达的箱侣人生

保罗·莫莱拉(伦敦)+阿尔玻塔·达米安(罗安达)

 

100 非洲人在中国:中国的软实力策略

米善杰+丹·罗格文+史佩霁(阿姆斯特丹+上海)

 

106 幸福生活源自辛勤工作

梁尚刚(亚的斯亚贝巴)

 

110 去非洲

史佩霁(鹿特丹)

 

中非关系大历史

城市中国 + 西行计划 制图/成国强

 

114 非洲·交叉口

拉德·布尔曼(阿姆斯特丹)

 

118 大中国里的小拉各斯

耶珀卡·伊波(伦敦)

 

 

124 建筑师

马岩松:“娱乐”建筑圈

李娟[城市中国研究中心]

 

134 逛街学

娄塘挥塵录

袁菁[城市中国]

 

144 未来生活进行时

深圳双年展:再出发

黄正骊[城市中国研究中心]

 

156 城市热点

 

| 0 | by urbanchina | in : 活动信息 Event

展览:两个人的基贝拉

 

两个人的基贝拉

Thomas & 黄正骊

 

少年托马斯的影像日记

影展 & 《肯尼亚笔记》创作者交流签售

 

时间:2013年2月23日-3月3日

开幕式:2013年2月23日(周六)14:00-18:00

地点:上海市长宁区愚园路749弄38号上海青公馆

交通线路:地铁2号线江苏路站3号口出右拐直行约300米至愚园路749弄,右转进入弄堂直行200米至38号;驾车建议至东诸安浜路74号近镇宁路即可。

 

策展团队:黄正骊/黎诗话/汪晓春/卢睿

展览支持:《城市中国》杂志社

协力支持:青年志China Youthology | 九州生气

视觉设计:Chailar Zen

视频剪辑:胡信杰(JZSQCREW)&卢睿(JZSQCREW)

 

网站:

Plurf http://www.plurf.org/sixmonthsinkenya/

九州生气 http://weibo.com/jzsq/

青公馆 http://www.chinayouthology.com/

 

 

 

很多人说,30岁之前必须要去巴黎、纽约、东京、悉尼……再不出发就老了。这次我们要告诉你,肯尼亚是不得不去的一个精彩的所在。当然,这里除了有凶猛的大猫、广袤的草原以及特立独行的土著,还有大片游人们望而却步的“贫民窟”。

 

对于“贫民窟”,人们有着许多的误解。本次影展的发起人黄正骊在内罗毕工作居住半年多,试图探寻一个更加真实的贫民窟。2月23日-3月3日,上海青公馆将会展出肯尼亚最大贫民窟“基贝拉”的小居民——十六岁的Thomas的24幅生活摄影作品,以及作品背后的小故事。这是一个难得的视角,展现一个我们看不见的“基贝拉”。

 

23日14:00影展开幕式上,黄正骊将介绍自己在肯尼亚联合国人居署的工作经历,以及对贫民窟、特别是基贝拉从误解到了解的个人成长过程。现场会有更多到访肯尼亚的朋友分享他们独特的体验和经历,展现一个不只有大猫、草原和土著的东非国度。现场还会有节奏摇摆的非洲流行乐,超级限量版纯手工精装《肯尼亚笔记》20册,期待你到场与作者交流!

 

14:00 演讲:贫民窟的一场误会

14:40 嘉宾体验分享、现场互动

15:15 “少年Thomas的影像日记”开幕介绍

15:30 《肯尼亚笔记》现场签售会

 

背景介绍:

影展发起人黄正骊从事建筑和城市设计,2011年她前往肯尼亚内罗毕,赴联合国人居署总部实习,参与了非洲“贫民窟”的住房改善工作和研究,其间逐渐和“贫民窟”社区建立了联系。这段经验给予她一种全新的理解建筑和城市的方式。不仅是她赴肯经历的小结和一种体验的传递,也是她为贫民窟社区组织筹款而制作的一份产品,这个组织通过体育活动来管理和连接社区里的儿童,让他们在课余时间从事更健康的活动、远离灾难和犯罪。每一本《肯尼亚笔记》售出后,肯尼亚“小主意大改变”组织将会收到2美金的善款,用于组织学校球赛。书本限量500册,1000美金的善款虽然不算庞大,却是一种信念和联系。

 

黄正骊也试图通过另一双眼睛来传递一个更为日常的“贫民窟”景象。

 

基贝拉被认为是肯尼亚最大的“贫民窟”,位于首都内罗毕,坐落在市中心不远处。在这个贫富差距极为悬殊的城市里,这个面积不到3平方公里的区域里拥挤着接近70万居民,而它几乎是肯尼亚乡村至城市移民必然的落脚点。在这里长大的Thomas即将中学毕业,因为他对摄影的兴趣,黄正骊将她的柯尼卡胶片相机赠送给他作为节日礼物,并让他根据一定的选题制定拍摄计划。Thomas随身携带这个不起眼的新玩具,开始纪录他的日常生活,照片冲洗出来后黄正骊发现,这些在Thomas看来稀松平常的场景往往超乎我们想象。本次影展选择了“黑白、劳动、幸福、环境”四个不同的主题,将通过Thomas的眼睛,带领大家认识一个真实的肯尼亚“贫民窟”。

 

影展发起人黄正骊是《城市中国》杂志研究中心研究员。

Resize your browser. the windows is too lit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