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自《城市中国》第35期——“花好四万亿”

 

 

文 / 蔡影茜

 

如果没有艺术品和奢侈品,有钱人都不知道钱往哪花。从提高国民素质的角度讲,花钱要花足三代,才能培养出懂得将革命的“de”和贵族的“de”结合起来的后代。

 

 

有个英文前缀在学术上所向披靡, 这个前缀是“d e”,中文有时翻译为“ 解”,例如“d e t e r r i t o r i a l i z a t i o n(解域化)”和“d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解构)”。这个小小的拉丁词根,放在任何一个词前面,马上就革后者的命,因而很多大师在反对一些事情的时候都喜欢用它,往往翻译为“去”,比如说“demy thologi z at ion (去神话化)”和

 

“decentralization(去中心化)”。不过,革命早就退潮了,如果你碰到一个法国人,他名字里有个“de”,千万不要以为他跟大师是一路的,因为名字里有“de”的法国人,多数是贵族,尽管今时今日的法国,贵族头衔也如商品一样可以买卖,这位仁兄有可能只是个暴发户,“专门收集些当代艺术品”。

 

为什么只有暴发户才收集当代艺术品这个事,据说全世界皆同。去年年底结束的迈阿密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上,虽然作品的整体价格和成交量有所下降,但美国的藏家们并没有停止出手。一个艺术家朋友所在的画廊,也开在迈阿密,画廊老板正是来自在中国大街上越开越多的Subway(赛百味)家族。我这位朋友是女性行为艺术家,众所周知,行为艺术是难以收藏的,茱蒂丝•贝瑞(Judith Barry)在一次大学讲演中也公开承认,自己后期更多采用影像手段主要是因为“靠行为难以为生”。在近几十年甚至十年内富起来的新贵们,在支持和收藏该类比较观念的艺术作品时,往往也是抱着自己当年夺得第一桶金时的勇气,一般要比名字里真正有“de”的贵族们出手更狠,更大胆。在这层意义上,他们的解放作用连艺术史也不敢低估。

 

圣诞的时候见一位好友,好不容易从耶鲁读完MBA回来,进了间投资银行,却遇上金融风暴。我笑说他现在服务的那些以房地产起家的暴发户都是靠不住的,要想保住饭碗,早该去学艺术史。因为美国的艺术史博士当中,精英者也有可能被招去做高级投资顾问,直接服务真正的贵族客户。投资成交时,这些贵族在意的都不是数目字,而是你能不能和他聊聊墙上挂的那幅现代主义或之前的艺术作品,而艺术史博士对这一时期的作品总是了然于心的。

 

不过身处中国,想买个“de”来将自己的贵族身份迅速合法化是不可能的了,只是我们尚有红红火火的当代艺术市场。虽然红火的程度在这个冬天多少降了温,但在风暴的尾巴直接打在脸上之前,京城还是办了件热闹的大事,各路自称艺术家的名人和已经成为名人的艺术家都出席了。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过在金光灿灿的物质跟前,群众的眼睛还是被闪花了。在惊叹“Dior真是有钱砸”“UCCA这次竟然不收门票”之后,都忍不住深为自豪地在自己的博客上传大量照片,并对艺术家的创造力佩服得五体投地。博客的文字读起来永远比现场拿到的公关稿有趣,但公关是有偿劳动,博客是免费喝彩,喝彩令资本变得更有文化了。群众可能不知道,在成熟的流水作业里,创造力纯粹是一个财力和技术问题,时尚与艺术的联姻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将一切变得性感而神秘。

 

神话化只能进行到底,要不然大家的博客写什么好呢?没有那么多图像、图片和做工精细的作品,我们的手机和相机闲着也是闲着。更进一步说,如果没有艺术品和奢侈品,有钱人都不知道钱往哪花。从提高国民素质的角度讲,花钱要花足三代,才能培养出懂得将革命的“de”和贵族的“de”结合起来的后代。这些写博客的90后,很快就变成有消费力的目标群了。

 

要不要揭开以上这层层令人晕头转向的面纱,纯粹是个人选择,于是莎士比亚的名句成了:“To De or Not To De”。这不是一个存在不存在的问题,而仅仅是一个“去”还是不“去”的问题。要是不想“去”但非得要去,就喷上香水边看展览边派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