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自《城市中国》第43期——“城市实践”

 

 

文 / 陈小龙,王昭,赵海鹏

设计 / 李鑫

 

1. 引言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大楼坐落于上海市嘉定区同济大学校区西侧。北邻综合行政楼,西南侧为校变电站,东侧朝向学校核心区的水面及学校主入口方向,东北侧与图书馆隔河相望。占地面积约为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作为主要以理工科学院为主的新校区,艺术与传媒学院大楼为整个校园增添了一种艺术与人文气息,是嘉定校区内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2. 设计理念

艺术与传媒学院大楼,体现了自然与文艺相结合,原生态与现代科技的相结合的设计理念。自然与文艺相结合反映在选型上与周围环境的相融性、建筑的生命力表现以及内部色彩的多变和模糊的功能区间上;而原生态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主要体现在建筑的形态、结构及建筑材料的选择上。

 

2.1传媒的时效性及文艺的感官影响力

在校园建筑设计中,传播艺术学院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传播、媒体由于时效性的要求,时刻处在不停地变化中,这种瞬息万变的特征反映在建筑体型上,便具有一定的运动性。另一方面,艺术学院作为文化的反映物,对文化艺术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从表达方式上,它以艺术性作为载体,同时折射出高科技的特点,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2.2 建筑的生命力

美国一代建筑巨星提倡有机建筑的鼻祖赖特曾这样强调:建筑应该像天然生长在地面上的生物一样,“从地下长出于阳光之中”,认为设计的目标是使建筑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一切从大地出发”,只有忠于大地的建筑才是具有创造性的建筑。笔者认为,在艺术与传媒学院楼的设计上,建筑师正是采用了这一思想,并将其发挥的淋漓尽致。整个建筑造型简洁、明快,采用了扁平、大体量的倒置式空间。其上又设计了很多大小、高低不一的方形盒子,给人一种参差不齐、向上生长的趣味感。同时,这些盒子取材采用莱茵锌板,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并随时间而逐步氧化,给人以生命流逝的表象。另外,嵌入地下一层的花园广场也予以建筑在草地、植物之上生长的错觉。总体来看,整个建筑就像是从草地里破土而出,和周围其他植物一样,在阳光和雨水的呵护下,欣欣向荣的向上生长。

 

2.3 与环境的相容性

除了重视建筑个体的营造外,设计者还着力于对于境界的追求,用心关照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艺术传媒学院大楼外形简洁,与周围绿化配合默契,显得开旷宁静。就建筑群体而言,该建筑位于6万平方米、60米高的图书馆南侧、被水体环境和绿地所包围,设计者在设计时采用了较大的单层建筑面积,保证建筑在水平方向展开体量,以形成群体间和谐的空间关系,使与周边建筑,特别是呈垂直展开的图书馆、水体环境、周边绿化成为相应烘托的群体围合形态。就其本身而言,外立面上到处都是大小不一、高低不齐的开窗,使整个建筑显得开朗、明亮与通透。它虽然有墙,但在视觉上打破了墙的界限,使室内与室外浑然一体。

 

3. 形态与结构

艺术与传媒学院大楼以素混凝土矩形体量为主体,外形简洁、洗练。建筑共两层,地下一层与地上相比,体量较小,从而削弱了一般大体量建筑的笨重感。同时,立面上木质条形分割的长窗以及横向跳跃的小方窗更是增加了建筑轻巧、活泼的动态感。在造型上,没有任何的外加装饰。采用矩形作为母题,整个建筑看起来就像大盒子上套着很多的小盒子,采用对比统一的手法,努力谋求体量的大小高低、透明玻璃与实体墙面的虚与实等在构图中的对比与平衡。

 

在选材上,建筑师保持了材料的自然本色。混凝土、木架、莱茵锌板都以其本身质地显露朴素美感,混凝土梁、柱、墙面任其存在模板痕迹,不加粉饰,具有粗犷性格。拉斯金在《建筑七灯》中曾经提到:“好建筑最重要的是品质,要忠实于材料本身的感觉,突出自然形式之美。”在此建筑的设计中,我们也感受到了建筑师在选材方面独具匠心的安排,一反过去现代建筑造型的常规,使人在看厌了机器美学之后能够感受原始清新的朴素印象。

 

同时,该建筑给予人们丰富的视觉形态。就色彩方面,建筑内部大胆采用红、黄、蓝、紫等各种鲜艳色彩作为墙面和地面,与其朴素的外表形成鲜明对比,强烈的用色旨在激发使用者的艺术创造力。在光处理方面,室内

 

强调光影效果,自然光与灯光效果相结合,形成抽象视感。在正门入口处,采用天窗采光的手法,均匀漫射的天光使室内环境显得比较柔和;图书馆内部,又采用灯光照片,制造了色彩斑斓、愉悦的视觉冲击力;而在走廊中,采用昏暗的灯光设计,使走廊一侧摆放着的雕塑作品朦胧不清,制造了一种艺术的神秘气氛。

 

在内部空间的处理上,设计师着力表现了一种强烈的空间的流动感,产生变幻多端、移步换景的空间效果。比如,内部设置了若干庭院,各种廊道穿插于建筑之间,结合建筑各种功能,特别是开敞式的展示空间、公共的建筑功能要求(演播厅、视听室等)创造了许多生动有趣的室内外空间,弱化了走道这种线性空间的单调感。从一个空间浏览到另一个空间,并穿过大片的玻璃墙从室内看至室外,又从室外回到室内。随着人在室内走动,开敞的隔墙更使室内外的景色因移步而换景,例如,沿着走廊看室内的雕塑作品,走到最后便可以看见室外的草地以及远处的水景;走进办公室,迎面的玻璃幕墙正映射出窗外的竹影,雅趣盎然;下至地下一层,穿行在宽敞的大厅里,便可看到室外广场上色彩各异的花草,赏心悦目;也可上至屋顶,铺有木板的顶部平台,给人以开阔的视野和登高远眺的野趣。远望碧水蓝天,周围草地和亭榭,可以很好的激发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作灵感。

 

4.功能设计

艺术与传媒学院大楼主体为两层,一层布置了对外交流比较多的演播厅、视听室、汽车摄影棚、开敞展厅,以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新闻、动画、广告学、部分学院机关用房。汽车摄影棚由于其特殊要求,靠近东侧景观车道。在设计中将公共性强的空间(演播厅、视听室、汽车摄影棚、图书馆)布置在平面中心,其它办公教室用房沿建筑周边布置,部分走道扩大作为展示使用增加了内部空间的流动性,人的活动和空间的使用联系紧密。建筑师设置这些没有固定功能的模糊空间,意在增强行走其间人的交往,开阔思维,激发艺术创造力。

 

5.小结

在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大楼中,我们感受到不只是奇妙的视觉享受,同时更是一种艺术与自然相融的人文情怀。这座建筑像一个鲜活的生命体,将随着岁月的流逝,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园内不断的绽放活力,成为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工作和学习者激发创造力、展示美的平台。并将在使用者的参与和主导下,不断发掘其内在的艺术气质与人文精神。